第393部分(第1/4 頁)
有一次他在街上閒逛,見一屠戶欺行霸市,非常跋扈,喝多了酒的他便主動上去找茬,結果引發糾紛,將那屠戶給殺了。
李繼韜得知訊息後,佩服他的勇氣和膽量,所以將他給放了。
前些天,晉王忽然派石敬瑭前來傳達詔令,那時晉軍渡河與吳軍決戰決戰卻最終大敗而歸的訊息還沒有傳出來,李繼韜雖然心中已經有了反意,但畢竟還沒有與晉王鬧翻,所以只能親自去面見石敬瑭。
然而李繼韜沒想到的是,在見到石敬瑭後,石敬瑭卻突然發難,率領身邊的三百騎兵對前來迎接的李繼韜等人發起進攻。
李繼韜猝不及防,根本抵擋不住,在侍衛們的護衛下僥倖逃得性命,手中剛剛招募的大軍卻被石敬瑭給接管了,只好帶著身邊不到千人的殘部向南逃亡,準備前往懷州投靠吳國。
然而,當他們走到高平的時候,前方就有訊息傳來說,澤州刺史裴約已經宣佈尊奉晉王詔令,併發兵攔截李繼韜一行人。
這樣一來,前往懷州的道路被堵上,後面又有石敬瑭率領的大軍追擊,李繼韜只能一面堅守高平,一面派侍衛從小路來懷州向吳軍求援。
而最終能夠穿過晉軍封鎖,成功抵達懷州的卻只剩下郭威一人。
此時,見李承鼎對於出兵救援李繼韜的事情不怎麼上心,反而在詢問他個人的情況,郭威不由得有些急了。
“都督,救兵如救火,我軍兵力不多,高平也不是什麼堅城,在晉軍圍攻之下根本抵擋不了多久,還請都督立即發兵救援啊!”
李承鼎擺了擺手,道:“這個不急!你且細細將石敬瑭突然發難的經過和晉軍的兵力講述一遍。”
郭威連忙按照要求講了一遍,接著再次請求李承鼎出兵。
李承鼎卻道:“你且下去休息一番,是不是要立即出兵,本將心中自有決斷。”
將郭威打發下去後,他的心中卻開始沉吟起來。
楊渥在平陰大敗晉軍的訊息他當然早就得知了,在為捷報感到高興的同時,李承鼎也在思考接下來的用兵策略。
隨著晉軍的兵敗,接下來吳軍必然將進入大舉反攻的時期,而要徹底消滅晉國,又有兩種出兵選擇。
第一種當然是直接出兵河北,先奪取鄴城等地,然後一路往北攻取幽州;等到河北徹底平定後,再揮師攻取太原、潞州等地。
而第二種選擇就是先沿著河中府、澤州等地向北攻取太原,然後再揮師向東攻取河北。
若是先攻河北的話,因為河北地勢平坦,利於騎兵馳騁,所以在這裡交戰對晉國更為有利。
而若是先攻太原的話,山西的地形相對多山,雖然利於步兵發揮,但與此同時也利於防守的一方據險堅守。
此外,這一次吳軍繳獲了大批戰馬,也在一定程度上緩減了吳軍騎兵缺乏的弱點,所以就目前來看,這兩種進攻路線都有其優缺點,一時難以抉擇。
不過這次李繼韜來求援的事,對於吳國來說卻是一次將勢力深入到潞州的機會,的確不能錯過。
想到這,李承鼎最終決定立即出兵,先圍攻澤州,若是等澤州拿下後李繼韜還在堅守高平,那就為其解圍,若是那時高平已被晉軍奪取,那也只能怪他自己。
下定決心後,李承鼎一面派人飛速將訊息傳給楊渥,一面則召集軍隊,準備進攻澤州。
澤州便是後世的晉城,位於潞州的南面,此時只有兩千多兵力把守著。
若是在平時,吳軍進攻澤州的話,晉軍隨時可以來救援,所以這點守軍勉強也足夠了;但如今潞州動盪,尤其是高平被李繼韜佔領了,晉軍通往澤州的道路被斷絕,在這種情況下,吳軍要攻佔澤州自然容易許多。
兩天後,一萬五千吳軍從天井關翻過太行山,正式向澤州發起進攻,而作為求援使者的郭威也隨同大軍一同出發。
這一次的大戰,最終吳軍成功奪取了澤州,斬殺澤州刺史裴約;不過在吳軍趕到高平之前,晉軍也已經將高平攻破,李繼韜等人皆被斬殺。
失去了舊主的郭威只好加入吳軍,被李承鼎任命為營指揮,後來因為作戰勇敢而得到不斷升遷,最終在吳軍之中做到了都指揮使的職位。
而他的侄兒柴榮後來同樣加入了吳軍,並且表現比郭威還要好,在征討契丹人的戰事中立下大功,並因此做到了都督一職,成為吳軍中少有的名將。
當然,這些事情都已經是後話了。
……
武義十六年初,剛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