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部分(第1/4 頁)
實際上駐守在楊村的戴思遠部兵力依舊有七八萬人,再加上已經南下的梁軍以及洛陽等各地的兵力,現在的梁國至少還能調動十五萬大軍。
只不過這其中的主力,也就是北面招討使戴思遠所率領的七萬多梁軍被晉軍所牽制,不能南下與吳軍交鋒,所以讓吳軍長驅直入,一路勢如破竹。
若是能與梁國暫時達成和解,讓戴思遠能率軍南下,到時候梁軍兵力眾多,未必就沒有一戰之力。
即便吳軍再怎麼強,要徹底擊敗梁軍也需要很長一段時間。
而晉國一方正好趁此機會將黃河沿線的主力調往鎮州,用於對付張處謹。
這樣一來,既能讓梁軍與吳軍打得兩敗俱傷,方便晉軍坐收漁利;同時又能為晉軍平定河北爭取時間,可謂是一箭雙鵰。
等到河北局勢安定下來後,不管那時候的南方局勢最終是以哪方取勝,或者依舊在僵持,晉軍都能根據實際情況從容做出應對。
當然,這樣做的唯一壞處就是要與梁國議和,轉而將吳國當做首要目標,這樣做會大失民心。
“大王,咱們晉國這麼多年來都以討伐梁國,復興大唐為己任,對於吳國暗中與梁國議和之舉更是時常鄙薄。如今難道咱們也要效仿吳國嗎?”李紹榮有些驚訝問道。
復興大唐的口號用了這麼多年,即便有部分將領對其不以為然,但這個口號卻是晉軍討伐梁國的大義所在,讓晉軍師出有名。
現在若是與梁國議和,哪怕是暗中議和,也將意味著晉國將放棄一直以來高舉的復興大唐的旗幟,淪為與岐王李茂貞等人一樣的軍閥勢力。
當然,這一切不管是對李紹榮還是對李存勖來說都不算什麼,復興大唐對他們來說原本就只是一個口號。
真正讓李紹榮感到驚訝的是,以張承業對復興大唐的執著,他竟然會提出這樣的建議,這實在讓他感到驚訝。
“與梁軍議和?不,孤是不會直接與梁國議和的,不過孤會將大軍主力調往鎮州,同時放棄德勝南城,只留少量軍隊駐守德勝北城,並將這個訊息告訴梁國。想必只要朱友貞不傻,他應該知道該怎樣做。”李存勖沉聲道。
德勝渡乃是黃河中游的重要渡口,位於滑州境內,是晉軍控制的兩個重要渡口之一。
為了保護渡口,晉軍在黃河南岸修築了德勝南城,同時在北岸修建德勝北城,兩城之間用浮橋相連,以相互支援,並用鐵鎖將黃河隔斷,以防梁國水軍衝擊浮橋。
而梁軍黃河沿線的主力就駐守在距離德勝南城西面不遠處的楊村。
李存勖相信,只要晉軍放棄德勝南城,並且將主力調往鎮州,減輕楊村梁軍的壓力,朱友貞自然會將梁軍主力調去對付吳國人。
這種默契甚至不需要派使者溝通,只需要設法將訊息傳遞給梁軍就行。
“大王,既然做出了決定,那麼是不是現在就召集眾將,將大王的詔令交代下去?想必諸位將軍也等得很焦急。”李紹榮見他已經做出決定,當即沒有再勸說。
“也罷,你這就去傳令給眾將吧。吳軍要攻佔中原想來也不是短時間就能做到的,而鎮州彈丸之地,又能擋住孤的大軍多久?最多就是契丹人有可能入侵,需要加以提防;至於王處直,想必此人不會傻到直接起兵與孤為難吧?只要儘快平定河北,到時候再渡河南下,與吳軍一決雌雄。”李存勖最終下定決心。
第六百三十五章鎮州
減輕梁軍的壓力,讓戴思遠能率軍南下與吳軍交鋒?這個主意看上去很不錯,李存勖剛剛宣佈便得到眾將的一致認可。
然而一提到放棄德勝南城,眾將就不怎麼樂意了。
當初為了修築德勝南城,晉軍不知道付出了多少努力,損失了多少將士,才成功將城池修建起來,並且牢牢的釘在黃河南岸,讓梁軍為之頭痛。
現在直接就放棄德勝南城,眾將一個個都不怎麼情願。
更重要的是,若是放棄德勝南城的話,那麼晉軍所控制的渡口就只有楊劉渡這一個地方了,而且楊劉渡在鄆州境內,距離梁國的核心地區較遠,將來即便晉軍南下也不得不在楊劉渡與吳軍或者梁軍交戰。
“諸位將軍要明白一點,梁軍目前雖然面臨來自吳軍的壓力,但他們更加警惕的卻是我軍。若是咱們不放棄德勝南城,光將大軍主力調走,如何能讓梁軍放心的調集主力南下?既然做好了決定要讓梁軍和吳軍相互消耗,一個德勝南城都捨不得放棄,這如何能行?”
李存審是極力贊同先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