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部分(第3/4 頁)
進家門便見楚躍進父子倆抱著一個破大海碗在吃午飯,一看卻是自己紅署拌飯的鍋巴跟野菜一起煮的粥不是粥羹不是羹的東西,粘乎乎黑漆漆兩人食之如飴,幹了一晌午的活想是餓極了。老教授看在眼裡,老淚縱橫,泣不成聲。
楚躍進二十歲時,娶了鄰村同樣窮得叮噹響的江家女兒江美娟為妻,難得的是,江美娟到楚家不但不埋怨楚家老人多,反而對汪教授和自己的公爹照顧得比楚躍進更細心,一家人雖然日子過得苦巴巴的,但有江美娟的勤儉持家和楚躍進的勤勞能幹,倒也過得舒心,在村裡還算是日子好過一點的。
在楚懷亮四歲時,在楚家呆了六年的汪教授終於回城了。
五年後,楚懷瑜還不到一歲時,汪教授帶著自己部隊裡的兒子來到楚家,非要認比自己兒子小十多歲的楚躍進當乾兒子。汪教授的兒子汪致遠在部隊裡官當得不小,在他的幫助下,楚躍進學會了開車,幫人家運運物資,日子過得漸有起色。汪致遠對這個乾弟弟很是關愛,後來建議楚躍進不要搞運輸了,借當時部隊在大興土木搞工程建設的機會,出資讓楚躍進慢慢地當起了小包工頭。
楚躍進雖然窮怕了,但卻是個原則性很強的人,又受汪教授六年的正統教育,總說自己知道自己是吃幾碗飯的人,對汪教授父子給予的幫助,一直抱著多大能耐幹多大活,從不奢求一夜暴富,無論是幫人家搞運輸還是自己承包工程,夫妻兩人從來都是什麼都幹什麼都省,直到有一次從腳手架上摔了下來。
楚躍進摔傷後,江美娟倒沒怎麼在乎,傷了就治唄,命不是還在麼。但那汪老教授則不同,就好似自己失去了親人般,在楚躍進病床邊痛哭流涕,當事人楚躍進勸都勸不住。對來探望乾弟弟的汪致遠,汪教授掄起柺杖就要揍,直罵自己兒子沒好好照顧到楚躍進。那時楚躍進的父親已經去世了,在汪教授的淚水逼迫下,楚躍進一家把戶籍入了C市,也不知道汪教授是不是故意,反正等戶口簿到手時,“楚躍進”三個字落了一個字,成了“楚躍”。
儘管楚躍沒讀過書,也好歹算是汪教授的嫡傳弟子,扯起理論來頭頭是道,但對自己乾弟弟的長篇理論汪致遠再也不聽了,直接幫他注資成立了一家公司躍美建築公司。楚躍人長得俊,說起話來一套一套很有水平,又能吃得苦受得冷落,有了汪致遠的幫助,那就好似如虎添翼,在他們夫婦倆的精打細算起早摸黑下,躍美事業蒸蒸日上。
回憶起往事,楚躍心潮難平,對眼前的南世清再也沒有來時的那種戒備之心了,想起之前楚懷亮和闞乃臻對南世清的評價,不由得深深嘆了一口氣。
第四十八章
南世清見楚躍一會兒深思一會兒黯然的,知道他正在憶往昔歲月崢嶸。
“楚老真是了不起啊,一手打造了躍美的江山不說,還培養出了兩個不同凡響的兒子,事業有成,後繼有人。”南世清由衷地說。
“哎,不瞞南主任說,我也就對大兒子還較滿意,楚懷瑜那小子,不說也罷。”楚躍搖搖頭道。
“當局者迷嘛,”南世清笑道,“聽楚懷瑜說,他最敬仰的就是楚老您了。”
“呵呵呵,南主任也不用安慰我。”楚躍開懷一笑,跟南世清說起話來不自覺間就放開了。
“哪裡,我說的是實話,他說大學選讀中文系就是受您的影響。”
“啊,這我倒沒聽他說過。”楚躍意外地道。
“聽他說,從小時候起,他就發現您對有學問的人十分崇拜,對他的老師,無論是男的還是女的,無論是老的還是少的,都是畢恭畢敬,十分尊重。在外面跑運輸或是當老闆,不管多累看見自己喜歡的書都要買來看,還時常跟汪爺爺去聽一些講座。他說,小時候曾經問他哥讀什麼才會有學問,他哥就說去名牌大學讀中文系,所以他從小就有個理想,就是將來要有學問,要去讀中文系,做個有文化的人,為您老爭口氣,還說一定要開個書店,讓您老要看什麼書就看什麼書。”南世清動情地道,“世上有理想的人多了去了,但多是些高不可攀不切實際的人生目標,開始努力一番等遇到困難了慢慢也就放棄了。楚懷瑜就不同,一門心思為了那個您有書看的單純理想,永不放棄,到現在他小時候所立的目標全部兌現了,可見‘常立志不如立常志’。我很敬佩他這一點,這也就是我為什麼要說楚老是個非常成功的父親的原因。”話有正反說,全在聽者的領悟,楚懷瑜平時老嘰嘰歪歪說老爺子附庸風雅說他哥虛偽做作,但南世清聽在耳裡卻能領會到其中的真實意義,也能想像出楚家各人的愛好品性。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