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部分(第4/4 頁)
:李剛,清華大學法學博士,中國第一個公益訴訟網站的發起人。對於這場在他看來勝算機率很小的公益訴訟,李剛有著自己的理解。李剛律師:在張瀟藝這個案件中,被告主要有兩家,一個是遊戲產品的開發商,美國的暴雪公司;另一個就是中國的代理商。記者:那麼這次為什麼要做這樣一個嘗試?李剛:這個案件我想有兩個方面,一個作為個人利益的維護方面。另一個角度,我們想透過這個訴訟,將政府應當做的行為在這個訴訟中給提出來,在某種程度上,也是為了彌補法律空白的一種努力。解說:2005年12月27號,張瀟藝去世一週年的日子,記者再一次來到天津。雖然一年過去了,悲劇的陰影仍然沒有散去,不同的是,此時張瀟藝的父母更多了一份堅強,多了一份期待。張建華張瀟藝的父親:其實我已經做到了我覺得,我就勇敢地站出來了,敢於面對這個事實。用我們的事實來提醒那些沉迷在網路裡的孩子們,趕緊醒過來吧,回到父母的身邊。解說:正當張春良和李剛為了中國第一起網路遊戲訴訟案四處奔走,積極籌備的時候,更多的社會力量也在共同為幫助孩子健康上網而忙碌著。2005年3月,由中央文明辦、共青團中央等五家單位在全社會發起了一場倡導健康上網,幫助未成年人戒除網癮的大行動。而他們所依靠的正是分佈在全國各地許許多多志願者無私的付出和愛心。郝向宏中國青少年網路協會秘書長:我們的志願者隊伍也在不斷地擴大。到目前來說,我們的志願者已經有將近1萬多人,那麼這1萬多人的志願者涉及到這樣幾方面,他們有心理學、社會學、法律方面的專家、學者,同時有長期從事教育的工作者。解說:應力,上海電影藝術學院心理諮詢中心主任,幫助未成年人戒除網癮行動志願者團顧問。作為一名志願者,應力除了本校的學生,還透過網路、書信或電話,與其他更多需要幫助的孩子建立聯絡。週末或者晚上應老師就會召集孩子們到自己家中聽音樂、講故事、做遊戲,應老師的家成了心理輔導站。記者:像這樣的你跟孩子們在家裡的這種聚會,大概多長時間會有一次?應力上海電影藝術學院心理諮詢中心主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