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部分(第1/4 頁)
實在餓得不行了,頂多也就是舉行一些地區性的農民起義,其實就是一群人數眾多的武裝暴民罷了,或許一時之間會引起極大的社會動亂,但終究還是會被鎮壓下去的。
這就是沒有核心思想的農民起義跟洗腦強大的革命最大的區別。
羅伯斯庇爾執政府深知林皓達所部軍隊野戰能力的強悍之處,不出意外的實行了堅壁清野的策略,所有的鄉野農村全都被強制性將物資‘遷移’進了城鎮中,那些法蘭西農民的抱怨對狂熱的革命軍刺刀來說,是那麼的無力。
更何況,革命軍是帶著民族大義去驅逐的,一個弄不好就是民族叛徒的大帽子扣下來,槍決你都理所當然,沒人會在乎一群‘鄉巴佬’的性命,特別是在這個戰亂時刻!
羅伯斯庇爾執政府控制的共和國革命軍理所當然的將戰場選在了大城市的防守戰上,糾結這麼多軍隊,要是再不敢跟林皓達的青年近衛軍對決,羅伯斯庇爾好不容易用恐怖政治建立起來的獨裁統治,就會瞬間瓦解,因為羅伯斯庇爾得罪的人實在是太多了!
大多數國民公會的議員之所以忍著羅伯斯庇爾的恐怖獨裁,一大原因就是指望他帶兵擋住林皓達洶湧而來的攻勢。
雙方會戰的地點被選在了一處曾經爆發過暴力革命的標誌性城市卡昂市周圍。
羅伯斯庇爾執政府掌控的十萬革命正規軍以及不計其數的市民義勇軍,首次在這個時空中大規模的挖掘了坑洞戰壕。
原因很簡單,林皓達這一次將120門12磅步兵野戰炮全都拉過來了,火力兇猛的一塌糊塗,哪怕共和國革命軍士氣再高,共和國的將領們也不敢保證麾下的革命軍士兵會在源源不斷的火炮轟擊下堅持戰鬥。
只要稍微分析下林皓達過往的勝績,不難看出,那上百門大口徑步兵野戰炮的轟擊絕對起到了極大的作用。
實心鐵彈的殺傷力雖然有限,但對士氣的打擊效果卻出奇的好,只要是一個有腦子的人,看到橫飛而來的實心彈將周圍的戰友整個人‘穿出一個洞洞’來,臉色恐怕都會十分‘精彩’。
死亡分為很多種,有些死亡的方式,會極大的震懾住普通人的意志,而革命軍士兵的大多數成員,恰恰就是普通人。
他們只是被革命的自由與平等思想洗腦了而已,不代表他們真的就無懼死亡的陰影,他們是因為堅信革命會取得勝利和保家衛國才拼命的,而不是為了死戰而拼命!
在卡昂市郊區密佈的簡易橫向戰壕,對林皓達的火炮防護效果出奇的好,至少比經不起大口徑步兵野戰炮轟擊的胸牆等工事強不少。
趴在坑裡的共和國革命軍士兵,只要不是倒黴的被上帝他老人家‘討厭’,很少會被剛剛好彈進戰壕坑裡的實心彈打中,大多數炮彈都是從趴在橫向坑洞裡的共和國革命軍士兵頭頂飄然飛過。
這種方式無疑極大的加強了共和國革命軍士兵對於林皓達所部火炮力量的恐懼心態,挖坑防守果然是王道!
來自21世紀的林皓達,自然能看出共和國革命軍挖出的橫向簡易戰壕對己方炮火的防護力,可以說,羅伯斯庇爾執政府的‘想法’還是蠻豐富的,因為正兒八經軍事院校出身的軍官數量不多,所以共和國革命軍中的戰鬥想法非常‘靈活’,能想出‘戰壕式防炮法’倒是很正常。
只是,共和國革命軍的軍官將軍們,似乎忽略了一個至關重要的問題,他們修造的橫向戰壕就算有了一戰前戰壕的雛形,但在18世紀可是沒有機槍大殺器存在的!
276 會戰前奏下
雙方主力的前沿戰炮擊時間異常短暫,林皓達在單筒望遠鏡裡看到共和國革命軍士兵都鑽進坑裡後,神色不禁變得怪異起來。
卡西歐則在旁邊一臉嘲諷的鄙夷道:“這些無套褲漢泥腿子真是將戰爭當成了兒戲,以為趴坑裡躲過炮擊就能打贏戰爭麼?
挖坑誰不會,很快這幫異想天開的共和國革命軍士兵,就知道在坑裡打仗是多麼的憋屈!“
林皓達聽後,笑而不語的下了一道命令,所有前線進攻的青年近衛軍,全都一人帶上兩枚大威力手雷。
很快,林皓達的軍隊就停止了象徵意義的炮擊(主要是為了將共和國革命軍趕進坑裡)。
在軍官的口令下,軍樂隊率先打起了前進的鼓點,青年近衛軍基層軍官戴著高筒軍帽,穿著華麗異於分辨的高調軍裝,身側豎著指揮刀,表情肅穆的走在自己麾下士兵的前方。
軍官們穿的軍裝之所以比士兵們更加豔麗,主要是為了體現出自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