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部分(第1/4 頁)
的教徒。
宗教這種東西一旦紮根,就很難去除,除非真的殺出一個血流成河,然而,隨著文明的進步,屠城滅族的行為被世人所排斥,畢竟誰也不想看到一個隨意滅絕民族的勢力崛起,天知道這種勢力強大後,會不會有一天將屠刀擺在自己的腦門上!
這就是人類的危機本能,就好比當初席捲亞歐大陸的蒙古人一般,幾乎在和全世界打仗,只不過因為那時候的科技技術太低,蒙古人太能打,所以這麼一夥屠城滅族的勢力沒能垮掉罷了。
大多數人都認為蒙古人只會打天下卻不會治天下,實則不然,蒙古人的統治可是整整維持了倆百多年!
歷史上能延續倆百多年的朝代,怎麼也不算是短命王朝吧,至於蒙古人在中原地區垮臺那麼迅速,只是因為漢人這個種群的力量更強,太難掌控罷了,蒙古人的統治版塊,東方的中原王朝是第一個崩掉的!
一個將殺人當作統治手段的政權,卻能維繫超過倆百年,可想而知,政權的穩定並不是在於暴虐和仁義,仁政有仁政的優勢,暴君有暴君的手段。
不過仁政的缺陷在於對內穩固對外疲軟,暴君的統治則是內部狂熱,渴望對外侵略。
倆種意識對老百姓各有好處,仁政的國度平民生活壓力小,但時常要面對外部強國的侵襲,暴君的國度平民生活壓力大,但卻可以將自己的快樂建立在外族的痛苦之上。
當初不少遊牧政權正是如此,在遊牧政權強盛的時候,哪怕是最普通的一個牧民,在弱小的中原人面前也是一副高高在上的模樣,甚至根本不把對方當人看!
真要算起來,這個牧民的生活條件還不如被他看不起的中原人……
人類真正崇拜的終歸是武力,後世里美利堅人做下了多少不地道的事,要是按照道義的規則,美國人的行為早就該被群起而攻了,只是結果呢?
東南亞人、日本人、韓國人等等國家,明明被美國人壓迫的抬不起頭,經濟政治都被美國人滲透的一塌糊塗,但還是不得不捏著鼻子任命,反倒是替美國人搖旗吶喊助威,對真正擺出友好姿態,出錢資助的國家呲牙咧嘴,這是為何?
不是因為那些民族的人不知道感恩,只是因為人類的本能是追隨強者罷了!
正因如此,林皓達才敢對比利時人做出如此行為。
334 準備動手
國與國之間,弱小即為原罪,哪怕自家人再怎麼高喊和諧共榮,但外國人卻不斷拿著有色眼鏡瞄著你,你有錢,他們會貪婪的撲過來吸血,你有源遠流長的文化傳承,他們會不要臉面的竊為自己的所有物,國家與國家之間想要講道理,首先要讓對方認同你的力量。
國家之間的關係往往比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更加簡單,也更加**裸,唯利益。
你強大你說話就好使,如果力量不足還想維持民族尊嚴,最後必然落個跟薩達姆一樣的下場。
薩達姆死之前是伊拉克人非常擁護的一個統治者,用‘仁義之君’來形容毫不為過,在薩達姆治下,伊拉克人的人均收入位居世界前列,而薩達姆死後,伊拉克人連吃飯都是問題,更不用說頻繁的戰亂環境了!
之所以仁義之君死無葬身之地,不是仁義的錯,只是因為他沒有實施仁義的力量罷了,在國家武力面前,其他所有的道德仁義顯得額外蒼白。
林皓達就是因為明白這一點,才會一路行來肆無忌憚的屠殺外族人,他明白,自己與法蘭西人乃至整個歐洲白人都顯得格格不入,想要真正讓其屈服,只能運用最古老但也最有效的方式暴力。
國家是一臺統治人民的暴力機器,林皓達將這句話的含義詮釋的淋漓盡致。
林皓達所部進入比利時佔領區後,並沒有大張旗鼓的進行搶劫或者是徵糧,而是以駐防的名義將整個比利時地區的本地人治安部隊全部裁撤下去,並替換上了帝國警衛隊的人。
青年近衛軍則是雲集在了荷蘭聯合省共和國邊境線,做出一副進攻的樣式。
這主要是用來迷惑比利時人的上層階級,下面的泥腿子們整日裡為填飽肚子過活,自然不會對軍事上的調動有什麼看法,但那幫掌握著社會資源的比利時資本家和商人,對這方面訊息可是賊精賊精的,稍有風吹草動就會引來對方的防備。
如此多全副武裝的軍隊進入比利時境內,比利時人自然是風聲鶴唳,而林皓達將所有本地人治安部隊裁撤的行為,更是讓比利時的上層社會感到極度不安。
好在林皓達用的是戰爭的名義,也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