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部分(第3/4 頁)
折罪,免了他的牢獄之刑。只是他畢竟抗旨不遵、私放敵犯在前,故朕用家法責罰了他。三弟體力不支,昏了過去,朕不放心,便親自送他回來了。”
蕭翔聽他說得滴水不漏,心中恨意翻湧。好啊,你倆是貼心的兄弟,做事都瞞著我一人!在我面前替他遮掩,分明是防著我。難道只有你們是兄弟,我便是外人?既然你們不仁,便休怪我不義!
心中想著,臉上卻絲毫沒有露出來,只是關心地看著蕭然道:“三弟還有幾天便要成親了,想不到突然發生這麼多事。大哥,請恕小弟無禮,其實要罰也該等到三弟成親之後再罰,若是耽誤了大婚,弟妹心裡恐怕不好受了。”
蕭然聽他這樣為自己打算,感激地道:“小弟做錯事,愧對大哥教誨,大哥理該責罰。謝謝二哥關心,大哥給小弟用了宮裡最好的傷藥,小弟會很快好的,不會耽誤婚事。”
蕭翔戲謔地笑道:“只要養好身體,別在成親那天體力不支,被灌醉了酒誤了春宵一刻便好。”
一句話說得蕭然滿臉飛紅,蕭潼也不禁笑起來。
蕭然被特許了在家養傷,不用上朝。當晚秋若水發現蕭然隨身佩戴的玉佩不見了,驚問他何時遺落。蕭然記得自己穿上夜行衣時,曾將玉佩拿下來貼身收藏。後來一直沒有留意,猜測是受罰時掉在曜月宮中了。也未放在心上,想大哥撿到肯定會還給自己的。
第二天蕭潼在朝上再次提起預先想好的這番說詞,為蕭然開脫。就在這時,臣相趙昶忽然出班奏道:“啟稟皇上,臣昨日接到長寧知府魏永年的奏摺,稱長寧府衙役在烏龍寺被人打昏,隨後烏龍寺起火。衙役昏迷前見過夜襲之人一面,當時覺得面熟,但倉促間未敢確認。可他們醒過卻在被襲之地撿到一樣東西,這件東西臣相信滿朝文武都很熟悉。”
趙昶說著,從懷中取出一枚綠色的玉佩,展示給蕭潼與滿朝文武看:“衙役撿到此物,臣看它象是靖王千歲隨身佩戴之物。”
作者有話要說:今晚同學聚會,又是趁上班偷寫的,字數比平時少了點,也來不及檢查。請親們見諒~~~~
第四十九章 鬥智
蕭潼氣得兩眼發黑,太陽穴突突跳動,若不是一貫控制得好,他的臉恐怕要變成綠色了。心中暗暗罵道:蕭然你這個蠢貨!私自逃獄便也罷了,竟然還將自己的隨身信物遺失在犯罪現場,朕要撤了你大將軍之職,免得你一不當心把自己的腦袋也丟了!
這下朕要如何為你遮瞞過去?趙昶這傢伙一副不溫不火的樣子,不知道他究竟掌握瞭然兒多少證據?
蕭潼心中想著,臉上卻紋絲不動,微微噙了笑意,道:“這的確是靖王之物,不過趙卿想說明什麼?”
趙昶恭恭敬敬地道:“臣只是覺得好奇。靖王千歲明明被關在天牢中,為何他的玉佩會跑到烏龍寺去?聽皇上方才所言,皇后娘娘與太子已被澤悅王子救回,摩戈正是將他們囚在烏龍寺的密道中。臣斗膽揣測,王爺與澤悅王子是同時去救皇后娘娘與太子殿下的……”
一語未了,蕭翔已勃然變色,一步跨了出來:“皇上,臣相所言,臣不敢苟同。俗話說捉賊捉髒,捉姦在床。臣相僅憑衙役之言和一枚玉佩,怎能胡亂猜測靖王有越獄之舉?”
蕭潼面色平靜,淡然擺手道:“梁王稍安勿躁,且聽臣相如何說。”
趙昶瞥一眼蕭翔,兩人目光交接時,彼此眼裡都有會意的光芒一閃,唇邊掠過不易察覺的笑意。
“回皇上,據長寧府兩名衙役言道,當晚他們親眼目睹有兩名黑衣人出現,在他們被打昏之前,他們看到了黑衣人的模樣,其中一人長得十分象靖王千歲。等他們醒來,他們感覺如同做了一場夢,不敢相信靖王千歲怎麼會出現在烏龍寺中。後來烏龍寺起火,他們懷疑那兩名黑衣人是縱火之人,但又奇怪這兩人為何不將他們殺人滅口。帶著滿腹懷疑,他們將在現場撿到的這枚玉佩交給知府魏永年。因烏龍寺中發生皇后與太子被劫一案,如此重要的地方又發現這樣奇怪的事,魏永年不敢隱瞞,立刻將此事上報給臣。”
趙昶講得頭頭是道,金殿上一班大臣已經面面相覷,紛紛露出狐疑之色。
“臣見到這枚玉佩,一看便知是王爺之物,心中更是納罕。想王爺前日已被皇上下獄,難道他有分_身之術?方才聽皇上所言,臣才恍然明白了事情的經過。”
蕭潼微微挑眉,一言不發地盯著他,目光中卻已有了些許怒意。
趙昶視若無睹,繼續侃侃而言:“皇上稱皇后與太子已被澤悅救出,而烏龍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