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部分(第3/4 頁)
杞望著二人臉上的驚訝之色,連忙解釋:“大人,您若以為夜郎黃蠻之地百業不興,那可錯了。我們夜郎雖然地處偏遠,但人氣卻旺得很呢。不為別的,只因為京城中許多官吏,觸犯天顏得罪權貴,與當權政見不合,均被髮配至此。當今聖上當政以後,遭到流放的人就更多了。夜郎因此聚集了許多名人高士,也隨之繁華了起來。中原的那些新奇物事也漸漸齊全了。”
狄公恍然,是啊,武皇當政以來,流配文士官員的確成了朝堂上的家常便飯。薛杞繼續道:“而且此地本就是文明昌化之地,古夜郎國雖滅,但這裡的百姓卻未失教化,更兼民風淳樸,山水多姿,眾多部族聚集於此,充滿濃郁的民族風情。有好多中原人士,來了便不想走呢。”
蘇澤指著街上秀麗的姑娘們:“怪不得呢,別的不說,我看街上的女子,一個個五官端正、粉臉桃腮,身段優美,長得十分漂亮。尤其是姑娘們柳眉杏眼,水靈動人,白玉般的牙齒和仙桃般的紅唇再配上淺淺的酒窩,一顰一笑氣度不凡,真是頗有王室遺風。”
狄公釋然:“難以想象,果然是個秀美所在,不遜江南。”
眾人一邊談笑,一邊走在街上,一個老婆婆衣衫襤褸,跪伏在地,機械的點著頭,嘴裡語焉不詳的喃喃求乞。
蘇澤頗有悲天憫人之心:“如今世上,還是有那麼多人當街行乞。”
狄公道:“不知道等到何時,大街小巷再無乞丐,那時節,才是真正的太平盛世啊。”(狄仁傑的這個樸素的理想,時隔一千年了,還是沒能實現。沒辦法,有人就喜歡這樣,比如蘇乞兒,給個皇帝都不換呢。哈哈)
狄公路過婆婆身旁,隨口問了一句:“這位婆婆,這樣一把年紀,為何到大街上行乞?”
婆婆茫然睜著雙目:“先生,您有所不知。我們這裡買不到鹽吃。我的兩個兒子出門到外地買鹽去了,可是他們一去半年,再也沒有回來。家裡只剩下我這個老不死的老太婆,孤零零活在世上,望先生可憐可憐吧。”
狄公心頭砰然一震,鹽,又是缺鹽。
蘇澤關切地問:“老婆婆,您的眼睛?”
老婆婆道:“瞎啦,想念我的兩個兒子,整日傷心流淚,就把眼睛哭瞎啦。”
薛杞憤然道:“哎,又是缺鹽惹下的禍事。”
狄公摸出些碎銀子,放在婆婆碗中,“哎,可憐啊,可憐,老人家,這些銀子,拿回家買些米麵吧。”
薛杞見狄公施捨,連忙也掏出些碎銀子放入婆婆碗中。
老太婆連忙磕頭;“謝謝先生,您可是大好人啊。”
狄公慨嘆之餘,並不想接受老太婆的叩謝,他們轉身離去。
夜不閉戶,路不拾遺,這般天下無賊的日子恐怕只能追溯到上古。
狄公剛走,一個賊眉鼠眼的人便將老婆婆盯上了。他躡手躡腳來到婆婆身邊,探手摸起老婆婆碗裡的銀兩,害怕婆婆發覺,又在婆婆的破碗裡扔了幾粒石頭,就想逃走。
老婆婆雙目失明,看不見小偷偷盜,卻聽到石頭扔進破碗的叮咚聲。她以為有人再來施捨,一個勁的磕頭:“多謝,多謝,給我這老太婆這麼多?好人啊,這世上都是好人啊。”
狄公遠遠的回頭一望,怒火上衝,對薛公子和蘇澤道:“不好,有小偷想要偷老婆婆的銀兩。”
蘇澤也怒道:“哼!真該好好教訓他!”
薛杞更是義憤填膺,他一仰頭:“我去管管!”
作者題外話:求推薦,求點選。
好故事更需要好讀者!
先道聲謝謝!
出手如電
此事已經有人管了。
一個白衣少年輕搖摺扇,將這齷齪行徑看在眼裡。
那小偷拿到了銀子,也不管老婆婆跪在地上磕頭告謝,轉身要跑。薛公子正要趕來的功夫,那小偷已經撒開雙腿了。
剛一回身,正撞在白衣少年的懷中,“你。”
白衣少年道:“恬不知恥!你沒聽到老婆婆磕頭叫你好人嗎?”
那小偷道:“小子,少管閒事。”
說罷,揮拳就打。
白衣少年輕輕一側身,反手製住了小偷:“這可不是閒事,老婆婆這樣一把年紀,仍然相信這世上好人居多,怎麼你偏偏要做賊呢。”
老婆婆仍然跪在地上磕頭:“怎麼啦,誰在打架啦?”
白衣少年道:“是剛才那個&;#8226;&;#8226;&;#822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