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部分(第2/4 頁)
當大的一筆利息。
西直門 孫鏜的困局
安定門和德勝門擊退瓦剌軍的同時,西直門守將孫鏜卻正面臨著尷尬的窘境。
也先的軍隊是騎兵為主,機動性很強,在德勝門和安定門吃了敗仗後,他們立刻轉向了京城西面的西直門。這可就苦了正在鎮守此門的都督孫鏜。
德勝門和安定門雖然是京城北門,正對敵軍,但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其防衛十分森嚴,而西直門就沒有這個待遇了,分配來計程車兵戰鬥力和人數都十分有限,而也先軍也發現了這一點,於是原先圍攻德勝門和安定門計程車兵們紛紛轉向,他們似乎形成了一個共識:西直門易攻,同去,同去!
北京保衛戰的主戰場隨即轉移。
孫鏜是一個比較有能力的將領,他帶隊在門前迎戰,率領守軍主動衝擊瓦剌軍前鋒,他本人武藝高強,勇猛異常,身先士卒,手持大刀親自參加白刃戰,斬殺多名瓦剌士兵(斬其前鋒數人)。
可是孫鏜的勇猛並沒有改變西直門被圍攻的局勢,他十分鬱悶地發現,瓦剌軍越殺越多,攻勢越來越猛,守軍眼看就要支撐不住了,在經過仔細的思考後,他作出了一個決定——逃跑。
臨戰退縮對於一個武將來說,實在是很羞恥的事情,但是對於孫鏜本人來說,這個行為還是可以理解的。
老子也是人,憑什麼武將就該送死,不能逃跑?!
2006…10…26 13:12:02
………o__0 | 回覆
'582樓':
明朝的那些事兒-歷史應該可以寫得好看'468'
2006…10…26 13:11:42
大中小
(長篇)明朝的那些事兒-歷史應該可以寫得好看'468'
你能說他的想法不對嗎?
但武將孫鏜很快發現,對於他來說,還有一個更大的難題擺在眼前——往哪逃?
外面漫山遍野都是瓦剌軍,肯定不能往城外跑,那是找死。
最好的選擇當然是退入城內,可問題是于謙大人釋出了那條要人命的指令,所有的大門都是緊閉的。
眼看局勢危急,孫鏜沒有辦法,只好退到城門前對著城頭喊話:“我已支援不住,放我軍入城!”
此刻,守在城頭的人叫程信。
程信是一個文官,具體說來,他是給事中,屬於言官,在我看來,這是一個十分有趣的人。
他在城頭看得一清二楚,也明白孫鏜也並非貪生怕死,實在是支援不下去了,可是他軍令在身,而且他也是一個比較死板的人,通俗說來就是認死理。所以他沒有開門,而是站在城頭,對孫鏜喊了很長的一番話。
這番話的大意是,雖然我知道你很辛苦,敵人很多,很想進城,我也可以理解,但是因為上級有命令不能放你入城,所以我不能違背命令放你進來,其實只要你打退敵人,就可以進城了,所以希望你多多努力,我會在城頭為你吶喊助陣的。
這番話說得孫鏜目瞪口呆,要能打退敵人,老子還找你幹嘛,不讓進就不讓進,說這麼多廢話幹啥?
找一個言官來做武將的監軍,實在是很有意思的組合,在很多時候會造成極強的喜劇效果。
孫鏜明白,雖然這位城頭的言官說了一些廢話,但是主題意思是清楚的:
能夠進城的只有兩種人,勝利者,或是屍體!
他撥轉馬頭,轉向了激戰正酣的戰場。
反正也進不去了,就戰死在這裡吧!也先,老子跟你拼了!
人有時候必須有捨棄生命的覺悟,才能找到生路。
孫鏜抱著必死的決心,揮舞大刀向也先軍殺去,士兵們被他的勇氣(其實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所鼓舞,無不奮力死戰,明軍士氣大振,穩定住了局面。
而城頭上的程信也算得上人如其名,他還是很夠意思的,並沒有說空話,除了指揮啦啦隊為孫鏜吶喊助威外,還組織了一批士兵,用火銃和弓箭攻擊城外的瓦剌軍隊,用實際行動支援了孫鏜。
正在戰局相持不下之際,石亨終於趕到,他之前已經把也先打得落花流水,便率領軍隊開始武裝大**,四處掃蕩瓦剌軍隊,聽說西直門被圍攻,便立刻趕來支援,在這位猛將兄的指揮下,明軍三兩下就解決了進攻的瓦剌軍,把他們趕了回去。
2006…10…27 12:53:25
………o__0 | 回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