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部分(第1/4 頁)
此人不是別人,正是黃巾之亂後,被封為大將軍的何進。
說道此人,百官便唏噓不已,本來是個殺豬的屠夫,因為妹子長的俊俏,被封為皇后,居然以屠夫之身成了大將軍。
何進本來在虎牢關坐鎮,因為前線戰事形勢一片大好,都城不再有危機,所以回到了洛陽。
他與對面的太尉袁隗交流了一下眼神,便出班奏道:“啟稟陛下,中郎將秦峰屢敗,失了廣宗大營,又失去廣平郡。此刻已經在向鄴城敗退,若是再失去鄴城。則冀州黃巾壯大,又可與幷州黃巾聯絡上。此事十分不妙……。”
袁隗急忙走出來,跟著說道:“大將軍所言甚是,若是幽州,幷州,冀州黃巾呼應到了一起。則進可功中原,退可憑藉黃河防守,裂我北方疆土……。”
靈帝聞言大吃一驚,這些時日,每日都是捷報,令他有一種漢武大帝的感覺。怎麼現在就又有危機了?他急忙說道:“愛卿所言是真的?那可怎麼辦?”
何進閃過一絲盡在掌握的眼神,道:“秦峰屢戰屢敗,失我朝廷掩面,當陣前換帥,令秦峰進京治其戰敗之罪。”
“大將軍所言甚是。”袁隗急忙說道。
一位是當朝大將軍,一位是四世三公出身的太尉,兩人一唱一和。文武百官猴精的很,皆在尋思:這秦峰怎麼得罪這兩位了,這是要將其往死裡整啊。
何進以外戚顯貴,十分得靈帝信任,又有三朝元老袁隗在一旁說項。
靈帝點頭,問道:“換帥?當派何人前往?”
袁隗聞言便後退回朝列當中,獨留下何進一人,他就說道:“啟奏陛下,臣屬下羽林校尉袁紹,系出名門,頗有才華,深通兵法,武藝也是不凡。若是派他前去,則冀州黃巾可平也。”
袁紹!眾人皆恍然。看來這袁家跟何進是有什麼內幕交易,要讓袁隗的侄子上位了。
這些人想的**不離十,袁紹自從黃巾之亂開始,便應大將軍的何進召闢出仕。袁紹深惡宦官,何進也想要削平宦官獨攬朝綱,兩人一拍即合。何進將袁紹引為心腹,所以想要用他來取代秦峰,趁機壯大自己的勢力。
而袁隗十分喜愛侄子袁紹,想要扶植他,將來好執掌家族,所以與何進一拍即合。
朝堂上百官中,與秦峰有舊的,有楊彪,張馴,馬日磾,此刻只有馬日磾走了出來,言道:“啟稟陛下,中郎將秦峰屢立戰功,不可輕言其罪,應派出上差具體查明,再做定奪不遲。”
靈帝聽到便有些猶豫,皆因宮中常侍們常說秦峰的功績,因此靈帝還是很看好秦峰的。
何進見靈帝猶豫,急忙說道:“陛下不可,派出巡查使者頗費時間,若是因此冀州戰事失利,令北方三州黃巾交相呼應,事態嚴重誰來擔當?”他轉身怒斥道:“馬日磾,汝可能擔當否?
馬日磾聞言語塞。
文武百官暗裡搖頭,何進與袁隗聯手,這朝堂之上誰能擋之?
然而,秦峰之前的賄賂起了作用,能擋之的出面了。
第一百四十二章 危機
要說朝廷現在最大的勢力,就要說十常侍了。
張讓今日當值,站在靈帝身後伺候。他能夠取得如今的地位,政治上也是有獨到之處。何進是顯貴的外戚,是十常侍的眼中釘。張讓聽何進說完,他便知道,這是何進想要趁機擴張自己的勢力。
作為十常侍之首的張讓,好不容易有一位統兵的大將與自家親近,他豈能讓何進等人輕易將秦峰拿下。
此刻見無人反對,張讓急忙在靈帝后面說道:“陛下,秦峰深通兵法,前日裡頻頻捷報傳來,前後剿滅黃巾二十餘萬。現如今又與中郎將皇甫嵩,騎都尉曹操匯合。皇甫將軍乃我朝名將,有他一旁輔佐,怎麼可能說敗就敗了呢?”
“臣以為,事有蹊蹺,當查明,再作打算。”
靈帝一聽,張讓說的也有道理。秦峰一直捷報頻傳,打的黃巾沒有還手之力,現在又有皇甫嵩等人的輔助,怎麼可能反而屢戰屢敗。他便說道:“愛卿所言甚是……。”
何進一聽就急了,這些可惡的閹人總是與吾作對,他急忙說道:“陛下,前方戰事緊急,眼看鄴城有失,則我大漢北方四州之地盡皆歸於賊人之手矣!”
“這……。”大漢一共才十三州,靈帝一聽四州就要沒了,又沒有主意了。
“大將軍,汝不要危言聳聽。便是秦峰屢戰屢敗,汝派校尉袁紹前去也多有不妥。”張讓在靈帝身後,對何進怒目而視,冷冷說道:“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