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部分(第1/4 頁)
張角等人翻身上馬,舉起手中的武器,遙指廣宗,“衝啊……。”為了開創自己心目中的太平世界,太平道信徒們,開始了黃巾起義的第一戰……。
同一時間,波才,彭脫領導的黃巾軍,在潁川,汝南,陳國一線起義。張曼成等領導的黃巾軍,兵揮宛城。同時,卜己等領導的黃巾軍,在東郡起事。
東漢時期黃巾之亂之前,國家各郡的郡兵都是在遇到戰爭情況時臨時徵發的。由於各郡的郡兵屬於臨時徵發,所以缺少軍事訓練,戰鬥力低下。這些郡兵在戰時徵發上來之後,在戰爭結束後,也就遣散回家。因此,在地方各郡仍然處於無兵防守的狀況中。所以,黃巾起義雖說是倉促起義,但馬上就席捲各州。
黃巾軍所到之處,搗毀官府,劫燒鄉邑。一時之間州郡失守,官員逃亡。因大漢連年大旱,民不聊生,黃巾大旗一揮天下百姓響應,一時之間京師為之震動。
義勇莊~
“主公,黃巾已經席捲冀州,袞州,豫州,荊州之地。鉅鹿,東郡,潁川,南陽成四個方向進逼洛陽……。”周山訴說著得來的情報,有些肝膽俱裂的感覺。他實在是沒有想到,四百餘年的大漢如此不堪一擊,短短半月就失去了三分之一的地盤。
“嗯,朝廷已經命令各州郡,在洛陽外圍的八個關隘設定都尉佈防護衛。任命何進為大將軍,率左、右羽林軍屯駐都亭。還解除黨禁,赦免天下黨人,拿出中藏錢和西園廄馬賜給將士。要求各公卿捐出馬、弩,推舉世家子孫及民間有志之士到軍中任職。世家大族招募鄉勇,共抗黃巾。”秦峰說著不免一笑,一切都在歷史的程序當中,自己為什麼隱於這義勇莊上,還不是怕一不留神改變了歷史。
高順等人面面相窺,心說主公果然了得,我等都已經是寢食難安,主公居然還能笑的出來。
“胡車兒,備馬,跟我去洛陽一趟。周山,小心看管莊上的生意,外地的生意一律停下來。伯達,加緊操練莊丁,來日我有大用。”秦峰說道。
“主公,今天下大亂民不聊生,朝廷既然有令各方豪傑之士招募鄉勇抗擊黃巾。想我莊上500鐵騎,是否……。”高順忠義,想要勸說秦峰將這股力量拿出來。
“呵呵,伯達不要著急,好好操練手下兒郎。你我建功立業的時候,為期不遠矣……。”秦峰拍了拍高順的肩膀笑道。
“是!”高順見秦峰已經有了這般心思便不再多說。至於胡車兒,主公讓我往東,我決不往西。保護主公安全才是第一要務,至於大漢朝廷的安危,算個鳥啊。
“主公,荀彧求見。”此時一名手下走進來說道。
“哦,快請快請,你們先下去吧,按照我說的去做。”秦峰將高順等人打發走,便見荀彧一臉焦急的走了進來,“哈哈,吾之子房來了,唔!哈……,文若兄來了。”
“吾之子房!子進賢弟又開玩笑。”荀彧面露不悅,“你身為羽林軍騎郎將,現在還有心思在這義勇莊悠閒……。”荀彧王佐之才,心繫大漢天下,此刻大漢天下已經有分崩離析之勢,已經是焦頭爛額。
剛才一不小心說漏了嘴,秦峰見荀彧沒太在意,這次鬆了一口氣。嘆氣道:“文若兄你也不是不知道,那羽林軍也就是個名頭,各部的將官都是整日無所事事,在與不在都是一個樣子。”
“唉……。”荀彧也是嘆氣,心說子進說的不錯,正是因為荒廢已久,才被反賊得勢。
“文若兄請坐,不知今日找我有何事情?”
兩人坐下後,荀彧便說道:“陛下已經命盧植迎擊廣宗張角,皇甫嵩,朱儁出兵潁川,東郡方向……。”其實荀彧是因為心裡沒底,下意識的找人說說,與秦峰莫逆之交自然就來到了他這裡,此時便問道:“子進賢弟,你對當前的形勢怎麼看?”
秦峰微微沉吟一番,心說要鋪墊鋪墊,後面也好請吾之子房出山相助,便嚴肅的說道:“黃巾軍看來勢大,然其有五敗……。”
荀彧眼前一亮,急忙問道:“願聞其詳?”
“第一,大漢四百餘年根深蒂固,官軍雖然荒廢已久,但也不是一群農民能夠抗衡的。並且陛下已經下旨公卿,世家大族招募鄉勇抗賊,不久後官軍的力量就會壯大。其二,黃巾被朝廷識破是倉促發動,各地義軍看起來雄壯,其實是各自為戰相互之間沒有配合。只要洛陽無事,就可以全力鎮壓。”
“其三,天下有志之士都是站在朝廷一方的,黃巾軍幾乎都是目不識丁之人,行軍打仗可不是尋常一群人打架這麼簡單,行軍佈陣這些人懂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