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部分(第1/4 頁)
徐母又說道:“秦將軍還帶來了名醫,給大家治病,吾身體常年不適,吃了華佗先生幾服藥,現在已經好轉大半,華佗先生真乃神醫。聽說他遊歷天下幾十年,救治百姓無數。這樣的人都拜在秦將軍門下,秦峰之名可想而知……。”
徐庶問母親病好,心中就對秦峰十分感激,思索了一下,道:“秦將軍與民同甘苦,不知他為何如此?”
徐母聽出兒子有些質疑,不悅的說道:“秦將軍說,這是體驗底層的生活。只有知道百姓是怎麼生活的,才會知道他們的疾苦與難處。將來若是有一天,也好制定具體的政策,改善百姓的生活條件。”
她感嘆道:“秦將軍說的多好,政策,體驗百姓生活,改善生活條件,提高生活質量,許多話語從未聽說過,但又說的暖人心。吾能覺察出來,秦將軍與那些世家大族為官之人有大不同。他們那些人關懷百姓疾苦,是為了名聲人望,好自身地位的穩固。而秦將軍,是真心為了百姓。”
徐庶思索了一番,又道:“秦將軍只來咱們十里村?”
母親微微一笑,道:“汝是我生的,我豈能不知道你心中所想。秦峰根本不知道我是汝的母親,他也不是隻在咱們村子。這陽曜城周圍窮苦的村子,秦峰大人都去派發糧食,治病去了。
“吾親眼所見,秦峰大人說起人民疾苦時落淚。他說現在力所不及,待得將來只要有能力,便盡最大的努力去改善百姓的生活。讓耕者有其田,老有所養,老有所依,秦將軍說的多好啊。”
徐庶聞言,心中動盪。
母親便說道:“吾兒,汝遊學十幾年。當用汝之所學,造福百姓。我不知袁紹,曹操如何。但是秦將軍,是我這一生見到過最仁義的官員。若是能夠輔佐他成為朝廷重臣,一定能夠整治貪官汙吏,咱們百姓也能過上好生活。”
徐庶聞言,半天默不作聲。
知子莫若母,徐母便喝道:“汝還在猶豫什麼,秦將軍以走半日,汝再不去追,便錯事真的明主矣!”
“這……。”徐庶的本意,還要在觀望一下。
徐母見他猶豫,勃然大怒,拍案罵道:“辱子在潁川數年,吾以為汝因此學業有進,何其反不如初也!秦子進仁義佈於四海,汝能事之,得其主矣。若是棄之,便是棄明投暗,愚夫所為也!到時,吾還有何顏面與汝相見!汝因此玷辱祖宗,空生於天地間耳!”
徐庶大驚,急忙拜伏於地,道:“母親請息怒,兒這就去追秦峰將軍!”
他出了院子,抹了把汗。又開始猶豫,“秦子進果然如實乎?其雖有仁義之名,然前幾日見其與袁曹相談,好像有些無法容之……。”
秦峰意圖爭霸天下,與袁曹相交只不過是權宜之計,未來勢必你死我活,豈能容下他們。誰知不經意見的流露,居然就被徐庶看了出來。三國名謀,真是個個不可小視。
第一百九十章 柳暗花明
潁川學院外,有數人要離去,諸人相送。
“水鏡先生,請勿遠送,今日吾得志才,如魚得水!”曹操欣悅道。
“水鏡先生,有長文先生助吾,吾心甚慰。此去,必定勵精圖治,令治下百姓安居樂業。”袁紹跟著說道。
“諸公一路走好!”司馬徽說道。他心中嘆息,為什麼自己最看好的秦子進,就不告而別了呢?難道自己真的看走眼了!
諸人一起恭祝一路順風。程昱等人眼中閃爍,他們皆知曹操,袁紹是來尋謀主的。既然已經有一人追隨,便打算靜觀其變,若是未來有大發展,再行投效。
曹操,袁紹心中不免得意,這一次得了大才之人相助,來日朝廷之上,定然能夠蓋過秦子進一頭。
他們正說帶著謀士下山,便聽到隆隆馬蹄聲。
諸人一起眺望,便見山下四騎絕塵而來。
希律律~
秦峰駐馬學院門前,見戲志才果然追隨了曹操,而袁紹身邊站著陳群,此人謀略雖說差上一籌,但是在政治上頗有獨到之處,也是不可多得的賢才。想到自己手上空空如也,臉上不可避免顯出陰晦。
但一閃即逝,下一刻,他便帶著璀璨的笑容下馬,步行過去。
曹操,袁紹面面相窺,怎麼秦子進又回來了?難不成又開竅了?可惜晚了,汝不告而別的行徑以成,誰還回追隨汝!
因學院坐落在郊外偏僻的山中,所以秦峰在外的事情,還沒有傳過來。
“子進,汝怎麼又回來了?”袁紹笑呵呵的說道。
“子進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