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9部分(第1/4 頁)
“皇上!”當秦峰來到艦首瞭望西邊的時候,甘寧,太史慈來到。同時來到的,還有旗艦的指揮官呂蒙。
“周瑜、陸遜、孫權的事情你們已經知道了吧……。”秦峰望著三位海軍愛將,唏噓道:“朕本想請公瑾、伯言出山的……。”
眾人蕭瑟了一陣。甘寧等人十分欣慰周瑜、陸遜最終能夠為國為民做些事情,至於孫權不提也罷。一奶同胞,怎麼跟孫策相比,差距就這麼大呢?
秦峰首先打破了沉默,“此次出海,目的在於尋機消滅羅馬艦隊,你們可有一個計劃。”
這海上作戰與陸地作戰模式不同,主要以遠端打擊為主,真要近戰的時候,必定有一方徹底失敗。也就是說,海戰很難逮到對手,若真的開始對決就是不死不休。
戰爭又有作戰空間一說,其特點表現為實兵對抗、實體摧毀、實力消耗。以前,戰爭的戰場是陸地。隨著人類造船技術的不斷進步和作戰需要,人類作戰空間由陸地擴充套件到海上,於是海戰場逐漸形成。
世界史上著名的希波戰爭薩拉米斯海戰,第一次由於海上作戰而影響到整個戰爭的程序。
公元前480年,波斯國王薛西斯一世率100個民族組成的30萬大軍、戰船1207艘,渡過赫勒斯滂海峽,分水陸兩路遠征希臘。波斯陸軍迅速佔領北希臘,攻克溫泉關,直取雅典城。希臘聯軍只有陸軍11萬,海軍400艘,且被封在薩拉米海灣內。
希臘艦隊發揮了自身的優勢,重創了波斯艦隊。由於敵人失去了制海權,希臘艦隊四處出擊,從海上突然發動襲擊波斯陸軍補給線。
100個民族的聯軍因此失敗。希臘的大勝,讓地中海內的民族,看到了艦隊在戰爭中的決定性作用。這也是西方千多年裡,一直掌握先進船隻技術的原因。
見到自家愛將面露難色,秦峰也考慮到了海上圍殲敵人的困難度。畢竟這裡不是後世,沒有準確的衛星定位,人家駕鴨子竄了,你還真沒有地方去找。你就算有地方去找,萬里大海你也沒有那個功夫。
於是,秦峰說道:“若是羅馬艦隊不想決戰,實難抓住他們。不過,必須要儘快拿出一個辦法,將羅馬艦隊趕出這片海域。”
過程雖然改變,但最終目的是一樣的。就是完全控制波斯灣以及北部印度洋的制海權。將大秦軍隊安全運送波斯灣最內部的波斯,直插羅馬巴比倫地區。此乃釜底抽薪,相信被斷了退路的羅馬大軍,必敗無疑。
這一天下午的時候,海軍部就拿出了策略。準備兵分三線,羅馬艦隊未免全艦隊被圍,一定會離開格德羅西亞港,而大秦艦隊三個方向迫近羅馬艦隊。若是羅馬艦隊不想決戰,就只能向南撤退。
一路南下就會遠離波斯灣,而海上補給只能是靠岸,龐大的艦隊不是任何地方都能夠得到補給的。當海程達到一定的極限後,羅馬艦隊短期就回不來了。
這原本是最壞的打算。
誰知計劃趕不上變化,羅馬皇帝塞維魯與秦峰有著相同的戰略規劃。塞維魯同樣想從海上開啟勝利之門,因此,他的羅馬艦隊這時候已經是離開了格德羅西亞港。
“報……,皇上!海上發現敵艦蹤跡!”
正在與眾將商議細節的秦峰抬頭一看,是一名傳令兵。
“走,去看看!”秦峰大步走了出去。
甘寧、太史慈等海軍大員,追隨秦峰的腳步,來到了鄴都號的甲板艦首。
秦峰舉目遙望,只見西邊洶湧起伏的波濤中,出現了一片黑線,它忽忽悠悠,時隱時現,升到浪濤頂端的時候就會出現,跌落浪谷裡的時候就銷聲匿跡。隨著距離近了一些,彷彿一大片飄蕩在水中的蟻群。
甘寧十分有經驗,道:“皇上,半個時辰就會接觸,微臣請求遣兵拒敵。”
於是,秦峰授予了甘寧完全的指揮權,大秦千艘戰艦任由他調遣。
就此,各分艦隊指揮官行動了起來,返回各自的分旗艦。
從天空望下,兩大片在海中的渺小蟻群,即將迎來第一次的大碰撞。(未完待續……)
PS:遺忘之世、tim1212、莖肛護擼娃、笑、紅塵醉、紅顏、停留在記憶中投出月票,陳舞打賞。
第一千二百五十五章 接觸戰
後世印度洋阿拉伯海的深處,東經62。2度,北緯24。5度,北迴歸線北側60海里的地方。大秦帝國艦隊在這裡,與羅馬帝國艦隊相遇。
雙方沒有二層及以下戰船,三層以上的大型戰艦達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