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部分(第2/4 頁)
就想著讓他覲見,同時就留在長安護駕。
秦峰接了聖旨,就給了德全一塊金子。
因其是漢獻帝心腹,漢獻帝又是傀儡,所以從來沒有人給過財物。德全美滋滋的收好金子,唸叨著大將軍果真仁義,這就安心的下去休息去了。
“元直。咱們就去長安一趟,我去見天子一面。順便就在長安收集足夠的馬車。”秦峰想了想說道。
徐庶十分同意,他還有其他想法。就說道:“主公,李傕,郭汜行跡不明,恐後來運糧時生事端。當就這兩日,將郿塢錢糧運往長安北面渭水,先期送往解縣,待得收集足夠馬車,便能順利離開。”
秦峰一想也是這個道理,押運糧草行軍。不比單獨行軍。李傕郭汜就在幾十裡外安營紮寨,若是他們緩過勁來搗亂,一個照顧不周運輸時給自己一把火燒了。
他就令張遼留下輔佐徐庶,帶領一萬步兵並五千匈奴軍團運送錢糧。自己則帶著五千陷陣軍團並三百虎衛,在趙雲許褚拱衛下前往長安。
……
東有羅馬,西有長安,其與世界名城雅典、開羅、羅馬齊名,同被譽為世界四大文明古都。雖然大多是在唐朝以後被世界人民認可,但是在西漢武帝之時。已經初具規模。
後世資料記載,長安城城牆近二十丈,寬兩丈有餘極其雄偉,城池面積36平方公里。這在古代是不可想象的巨大面積,是同時期羅馬城的四倍。這座巨大的城市,擁有有12座城門和8條主要街道。最長的街道貫穿東西,大約有5000米。
城內的宮殿。官署,士族豪宅約佔全城面積的三分之二。宮殿集中在中部和南部。有長樂宮、未央宮、桂宮、北宮和明光宮等。其中未央宮是從漢惠帝開始許多皇帝居住和處理朝政的地方,是中國歷史上最有名的宮殿之一。
居民區分佈在城北,劃分為160個“閭里“,市場在城市的西北角上,稱為“長安九市”。在城西有面積廣大的上林苑,苑內主要有昆明池、建章宮等。在城南有一組王莽時期建造的禮制建築。
漢長安城一改戰國時期大小城甕城相套的格局,把居民區、工商業區和宮殿區集中在一座城市裡。這是皇權強盛的體現,後世的都城都沿用了這一體系。自此都城淪陷,幾乎就代表了亡國。而不像戰國時期,打的就剩兩個破縣城了還能反水。
宏偉,巨大,繁華,人口密集。洛陽被燒之後,已經成為東漢最大的城市,沒有之一。
寬敞的街道上,店鋪,商販林立。人們的臉上,多有笑容。這是因為不久前,國賊董卓被誅殺。百姓以為,從此後皇帝勵精圖治,自己就能過上好日子了。
這一日豔陽高照,長安正西門外十里,兩側是鬱鬱蔥蔥的樹林,中間寬大的道路兩旁華蓋林立,彩旗招展,身穿各色朝服的官員靜待。百姓經過,皆被兵卒勸往遠處止步。
原來是百官奉天子詔令,出城十里迎接大將軍回朝。
為首的司徒王允遙望西北方向,一臉沉重。
太尉馬日磾在一旁手扶長髯,感嘆道:“八年了,當日堂下侃侃而談的少年,竟然成長如斯呼!”
百官聞言暗歎,你看看人家,八年時間就從一介布衣,成為當朝大將軍。麾下雄兵數萬,良將不知凡幾。滅黃巾,殺宦官,誅國賊,威震天下,萬民敬仰!
董卓被誅殺後,朱儁復為右車騎將軍,此刻想起當年與秦峰一起大戰黃巾,唏噓不已,道:“當日長社一戰,我與皇甫嵩老將軍被圍,若不是大將軍出奇謀,大漢危矣……。大將軍正值壯年,必為我大漢壁柱,匡扶漢室中興有望!只可惜,皇甫老將軍病臥故里,無法得見……。”
百官皆言道:“大將軍仁義無雙,可比前朝周公,必令我大漢中興!”
秦峰仁義之名,士人仰望。百官說這話,還真是真心話。便想著有秦峰坐鎮中樞,必能震懾天下宵小之輩。多少年了,自己總算可以過上安穩日子。
王允臉色因此更加沉重,誅殺董卓後,因是他出謀劃策,百官因此馬首是瞻。但是,若是秦子進來了,事情就不妙了。
看這勢頭,自己勢必要屈居他之下。王允素有野心,想到會被秦峰奪權,頓時氣血上湧,眼角處的紅痕變的十分明顯,並隱隱作痛。他不禁暗道:“你們知道個屁,秦子進仁義那都是裝模作樣。你見過那個仁義之人,打當朝三公的。”
真小人。假仁義。要是讓他執掌朝綱,你們這些人就等著捱揍吧!哎呦……。眼角突然疼痛。王允本能的扶頭。
“司徒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