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第1/4 頁)
趙氏的生母是他比較寵的一個妾,這個妾也夠伶俐奉承著趙忠、趙忠妹子、趙忠父母……端的是八面玲瓏,可恨只生了一個閨女,不然她能翻了天去。她倒是想把閨女嫁入名門,可連顏啟這樣大老婆還在掌家的人都不樂意聯姻、虧得楚氏左右調和才給兩個兒子娶了好妻,何況趙忠這個亂窩?此事任是趙忠如何努力,一聽到他要給兒女說親,大家全都退了。誰做媒都沒人肯應聲。
巧了,顏啟要給愛子找物件。原本他看著長子次子婚姻極順,便想三子也找那麼一個世家女,他總是不肯叫三子不如人的。哪知顏孝之、顏肅之兄弟兩個的婚事,與顏平之是不一樣的,嫡庶這種事情,從來不是你口上說說就能平等了的。顏孝之襲爵承家,柴氏方肯妻之以女。顏肅之有令名,且是楚氏親生,姜氏方肯與之聯姻,嫁的還是庶女,最後雖然換成了嫡出,那也不是初衷。
顏平之的生母,名聲實在是太響!雖則顏啟口口聲聲說顏平之是他愛子,最疼愛看重的那一個。可有兒女要說親的人,與他年紀都差不多,怎麼會不知道當年往事?寵妾寵得要逼走老婆,連皇帝都拉來給妾站街……這妾也不是什麼識大體的,這顏啟也不是什麼明白人,僅止比趙忠好那麼一點罷了。不不不,只能說,楚氏比趙忠的原配水平更高,生生把顏啟給掰了回來。
世家沒一個應聲的,顏啟想讓楚氏出面,楚氏也不推辭,只管放出風聲,要給庶子說親,言明瞭是庶出,但孩子不錯,有他二哥讓出來的實職,他也領了。於是原有些心動的就都息了心,米丞相說得好:“顏家三郎真是個實在人。”米丞相這絕不是在夸人,那是在損顏平之呢。翻譯一下潛臺詞:見利就上,吃相難看。
顏啟還沒聽出來呢,可有人能聽得懂,聽得懂的人愈發不肯叫顏平之做女婿了。
就這樣,顏平之做了官兒,依舊沒有好女孩兒肯嫁。一拖二拖,姜氏都進門兒了,趙忠來喝喜酒,一想,嘿,這裡不是有個好女婿嗎?雖然不是世家出身,可是顏家知根知底兒,顏老哥疼這個三郎,怎麼看怎麼不吃虧。就他們家了!還有那個吳氏,當年趙忠這貨不講究,上趕著管個小老婆叫“阿嫂”,吳氏與他們這幫人處得都不錯,趙忠越想越滿意。
趙忠閨女也多,哪怕由著顏平之挑也行啊,好歹得嫁出去一個!
顏啟也不好推辭,實在是庶子要結婚,沒人肯應聲,他騎牆頭上下不來了,有個人搭梯子,還是閨女隨便揀,也就答應了。要說這麼荒唐的事兒,楚氏是勸過的:“委實過了,婚姻是父母定的,往衛將軍家中選女為妻,是天子做了都要被說輕狂的!請衛將軍家裡定一好女,咱們再往下聘才好。”
顏啟想要發作,到底不像趙忠那樣腦殘得徹底,一想,好像也對。就跟趙忠說了,趙忠還說顏啟厚道,不能叫他家吃虧。把閨女們拎出來宣佈了訊息。顏啟寵庶子是出了名兒的,更兼顏肅之“被”讓官,更是京中皆知。趙家的女孩兒們拿出她們母親爭寵的勢頭來競爭,手足相殘,一圈下來,趙氏脫穎而出。
在這麼個家庭環境下長大,沒有出身正派的嫡母教導,不但生母是婢妾,周圍全特麼是爭寵的婢妾,趙氏打小就知道,謙遜有禮是個P,不爭不能得利,凡事都要出個頭兒,有好事兒的時候上頭才能想著你。要抱緊了說話算數的人的大腿,其他的人,哪怕是手足兄弟,也特麼是競爭者。合作什麼的都是暫時的,合夥人也是可以利用的。什麼都是虛的,包括名聲,唯有權與利是實的。反正吧,哪兒哪兒在她眼裡都是叢林,這世界就沒有光明的地方兒。“把蛋糕做大”的理念她是沒有的,倒是對“如何搶到更多的蛋糕”深有體會。
無怪乎楚氏面上對顏平之是仁至義盡,對這個三兒媳婦卻是真喜歡不起來。
趙氏也不在乎,這家裡的大BOSS又不是婆婆!眼看兩個嫂子給閨女都起了名字,獨她,全家都是失學兒童,想不出名兒來。她素來好強,自己想了半天,都覺得不好,乾脆開動腦筋作弊,等丈夫回來,讓顏平之給姑娘起名字。顏平之一聽了兩個侄女兒的名字,不用多想,就給女兒起名“聖愛”。
趙氏也是一個做事踩點兒的人,看著姜氏父親週年祭,楚氏給面子地押著顏肅之過去,雖則不曾親至,也送了許多祭禮。趙氏的鬥爭精神又催促著她,必須在這時候顯擺一下。
於是,在顏肅之、姜氏夫婦參加祭禮回來,而顏啟等要往衙裡去的人也回來的時候,跑到楚氏面前宣佈閨女的名字。這也是經驗,比如,她姐要是做了雙襪子給她爹,她必須就做一雙鞋,還要饒上條腰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