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部分(第3/4 頁)
。”
顏神佑也是關心師資問題的,她心裡模擬了許久,在長安建個女學什麼的,最後不免在師資上被卡了一卡。其時承戰亂之弊,造紙業也不夠昌盛,印刷才剛剛起步——還是她領頭搞的——讀書人並不多。不去做官,過來教女學生的,就更少了。
顏希真道:“六郎還記得當初那個一意要隨李家流放的陳氏麼?”
顏神佑恍然大悟:沒男人,不是還有女人麼?雖然讀過書的女人更少,但不是沒有啊。她卻又有一樣擔心,像陳氏這樣的老師,會不會把學生給教成了三從四德?
六郎卻說:“那是個好女子!”是的,有情有義,更有節操,腦子也挺好使的。這個陳氏,要是在自己家裡鬧,不定能不能出家門兒,跟霍家那個丫頭似的,現在還鎖小黑屋裡呢。人家不哭不鬧,擺事實講道理,說服了家長再跑出來找到了外援。OVER。
顏希真道:“那我就用她了。”
六郎叮囑道:“回來在政事堂那裡留個底,他們也會答應的。”
顏神佑下面這頓飯就吃不香了,本來就不讓她吃螃蟹,只能看著別人吃,面前只有些溫補的菜餚湯品,現在心裡存了事兒,更不想吃了。六郎又生事,問道:“若我上書,請行科舉的改良辦法,有幾成勝算?廷議的時候,總不好一直以勢壓人罷?武舉之事,於舊族衝擊不大,過了也就過了。文舉之事,怕他們要上吊了。”
李今正在咬一隻大鉗,咔吧一聲,咬破了硬殼:“吊死他們算了!”
家裡繼中二病、蛇精病、奇葩、變態之後,又添了土匪這一物種,六郎心很累。
好在奇葩們也比較給力,盧慎道:“不如先在一地試行?廣州與昂州,就是不錯的,益州或許要難一些,揚州也是可以的。”
顏神佑心說,你真是壞透了!只開放給土鱉考試做官的渠道,就等於先不帶舊族玩兒了,這樣一搞,米摯才是真的要上吊了呢!
六郎也想到了這一點,笑容帶了一點猥瑣:“對對對,先試一試嘛!”對顏希真道,“阿姐,可以把好關呀。”
顏希真道:“放心吧,昂州的風氣,可比長安好多了。人心也比這裡有些人好。”
於是飲酒盡歡。
顏神佑悄悄對顏希真使了個眼色,兩人各指一事暫時退席,顏神佑將顏希真引到自己的小書房裡,說起了陳氏之事。顏希真道:“女學裡的先生又不止是她一個,還有旁的人呢,她……也不是像你想那樣迂腐的。要是霍家那樣的,打死我也不能要啊!”
顏神佑有些釋然,不管怎麼樣,先掃盲吧!在長安,或許也能照此辦理呢?要辦,就辦得高階一點好了……顏神佑又想到了一件事情,這做官,講究個避嫌什麼的。比如顏希真和李今,這是沒被挑了刺兒,真要挑了,他倆一文一武,豈不是割據之勢?虧得這顏希真姓顏,挑刺兒的少。換了李紀與豐小娘子這樣的,就不好說了。
不過,像豐小娘子之類的,倒可以在工作之餘,去女學裡授課……
顏神佑將這個意思說了,顏希真笑道:“我在昂州,還有另一個辦法——”反正可以闢用女官麼,在主管教育方面的機構里加一個女官的名額,專管這女學,有事沒事,去上一課。
兩人越說越來勁,直到顏靜嫻來尋,姐妹三人說笑一回,顏靜嫻道:“我要隨郎君去雍州的,到時候,我也在雍州辦起學來。我自己做山長!”
真是好主意啊!顏靜嫻到了雍州這片保守的土地上,施展的空間有限,本來就有些浪費的,如果搞教育,那自然是極好極好的了。
幾人說得差不多了,再回來,顏希真與顏靜嫻被罰酒三杯,只有顏神佑躲過一劫。
第二日,六郎便上書,太學已成,請試行文舉以擴大生源塞滿太學充門面。
作者有話要說:【1】要相信前輩史官的節操啊!
上原文吧,中國史官的尊嚴是拿命填出來的——(崔杼弒君)大史書曰:“崔杼弒其君。”崔子殺之。其弟嗣書而死者二人。其弟又書,乃舍之。南史氏聞大史盡死,執簡以往。聞既書矣,乃還。
太史記載說:“崔杼殺了他的國君。”崔武子殺死了太史。他的弟弟接著這樣寫,因而死了兩人。太史還有一個弟弟又這樣寫,崔武子就沒殺了。南史氏聽說太史都死了,拿了照樣寫好了的竹簡前去,聽到已經如實記載了,這才回去。
☆、300·禿頭與狗頭
晴天霹靂!
連太子都倒戈了嗎?!
在大家的心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