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4部分(第1/4 頁)
親媽和外婆,顏神佑掂量了一下,跟顏肅之討價還價:“那送殯的時候?”
顏肅之道:“路邊待著。”
父女倆跟進了菜市場似的來回砍價,旁人一直不吭聲,等說完了,李彥才慢吞吞地道:“殿下還是去的好。”
顏神佑眼中透出驚喜來,顏肅之嚴肅地問道:“先生也這麼說?”
李彥答得極慢:“夫人與皇后向來親厚,帝后與東宮不便出宮,公主再不出現,恐於物議有礙,於公主不利。”
顏肅之皺起了眉頭:“要不就我去!”
李彥道:“不可。如今的局勢,暗流洶湧,陛下若是心憐姜氏,就別將他們往風口浪尖兒上推。”
顏肅之看看顏神佑,見這位祖宗一臉的躍躍欲試,不得不叮囑一句:“你不要太耗神才好。”
顏神佑痛快地答應了:“我去送送外婆,要耗的什麼神?那什麼,我去看外婆,阿爹要不要向舅舅他們帶什麼話兒?”
顏肅之先被岳母的死訊給震了一下,又被閨女胡攪蠻纏了好一陣兒,腦袋還有點昏昏沉沉的,張口就問:“啊?”
李彥提醒道:“夫人薨了,姜戎兄弟子侄,俱要丁憂了呀。”皇帝講究個以孝治天下,上行下效,教化之功。更因為舊族風氣,死講這些宗法禮儀,姜戎同意女兒做官,頂多被罵荒唐,他還照樣做他的丞相。要是不守母喪,他就連人都不要做了,等著被罵到死吧。許多人出於對父母的感情,即便被奪情了,寧願棄官不做,也得結廬守墓的。時人重禮法,與那些為了升遷,隱瞞父母死訊的“文官清流”絕是一個道德水平線的生物。
姜戎弟兄仨要守孝三年,這個沒得商量,子侄輩居一年喪。姜氏乃是舊族著姓,以節烈忠孝著稱,就算顏肅之要奪情,姜家人也不能接受。姜戎不做丞相了,顏肅之依舊慣例,要問他一句:你覺得誰接替你合適呀?
顏肅之比李彥想得有魄力,將手一揮:“誰說走一個丞相就要即時再添一個的?要七個丞相做甚?便是為了不必濫竽充數。”
原來還有這麼個意思?李彥帶一點佩服地看了顏神佑一眼:幹得漂亮!
顏神佑:……老李這眼神是什麼意思呢?
她本來的打算,是讓顏肅之說些安慰的話她給捎過去的,現在好了,搞到丁憂出缺上頭去了。不止她舅舅和表哥要丁成,她還有個表姐姜宗也在做官,她丁是不丁呢?顏神佑腳都抬起來了,又收了回去,誠心誠意地向顏肅之請教了這麼個問題。
顏肅之撓一撓頭,求救似地望著李彥。李彥也有點懵:這事兒以前沒遇到過啊!李半仙頭一回覺得,女人當官這事兒,它確實有那麼一點麻煩。只得含糊地道:“此事還要再議的,不妨命姜宗暫時停職。反正……她也是要請假去奔喪的。”
顏神佑心頭一沉,想起外婆死了,自己還又遇這麼個大難題,更萎了。看得顏肅之心驚膽戰的:“你要不方便,就甭去了,啊?”
顏神佑飛快地打起精神:“沒事兒,我去的。按例賜的錢帛之外,阿爹阿孃不再助奠麼?還有六郎那裡,都照著份子來罷。”
顏肅之道:“對對對,你且等一等,一同攜了去。”
————————————————————————————————
顏神佑是被山璞一路護送到了姜府的。
姜家外面拴馬柱上已經拴滿了馬,乘車來的人也不少,將路都堵了。姜家不得不分派了人來,與杜黎派來的京兆府的衙役們一起維持一下秩序,先將車都挪到外面路上排上,給後來弔唁的人讓出通路來。
顏神佑的車很顯眼,更顯眼的是她的護衛。一路行來,馬車走避,顏神佑很順利就到了姜府門前。到了一看,姜府門前還是有車的,她略瞄一眼,就認出這裡面有丞相的車駕。估計是蔣熙的。她都快要忘了,蔣熙是姜戎的親舅舅,年紀比蔣氏還要長上數歲。親妹子走了,估計他心裡也難受。
顏神佑是被姜家開了中門迎進去的,去了也不是女眷接待,而是姜戎親自接待。顏神佑在宮裡已經哭過一場,一路上情緒平復了不少,不想一見這滿目素白、哭聲震天,又勾起她的傷心事來了,腳一軟,又哭了起來。
山璞攬著她往內走,口裡還勸道:“你且將宮中旨意頒了再哭。”
這一打岔,顏神佑哭勢一頓,招過幾個宮奴來,有興慶宮裡賜出的,也有昭陽殿裡賜出的,顏肅之又再添了個份子。隨行的還有東宮的王大郎,也攜了六郎的奠儀過來。八郎、九郎年紀尚幼,還不曾開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