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部分(第3/4 頁)
好好的一個名士就學壞了。不對,不是說顏肅之已經改邪歸正了麼?錦鯉先生一頭霧水的時候,經他牽線搭橋的兩位已經勾搭成奸了。原本想著,萬一丁號不肯做新鄉令,他就將兒子塞過來給丁號做學生,所以全家都出動了。
現在既然他肯做新鄉令了,顏肅之就決定,當老師的建議暫緩。先把人拐地自己地盤上再說,到了歸義,要蒸要煮,還不是由顏肅之了?
丁號也覺得滿意,顏肅之舉家登門來請他,還請了錦鯉先生做中人,可見是對他相當重視的。這樣,丁先生的某些家族抱負也可以實現了。
當下約定,過一陣兒顏肅之迴歸義的時候,丁號也跟著一塊兒走。顏肅之又問丁號之家眷,這才知道,三十五歲的丁號,還是個老光棍兒,無妻無妾,連個侍婢都沒有。說走就走,只要帶上他的那些書就行。
顏肅之當即道:“某即回去為先生備車。”
直到被丁號一字一頓地送出門,跟他說:“珍、重。”錦鯉先生的腦子還沒轉過彎兒來——這就行了?
真是奇也怪哉。
別說錦鯉先生了,就是顏神佑也覺得有些奇怪。到了自己家裡,顏神佑問顏肅之:“阿爹,這位丁先生怎麼這般爽快就答應了?看著有些不對呀。”
姜氏笑道:“不是因為……麼?”說著,也比了個“收”的手勢。
顏神佑滿頭黑線:“那他不結巴了,就更不會答應出來了呀。這得有十年了吧?阿爹不是說他十多年前就成名了麼?咦?他是怎麼成名的?”
顏肅之張開五指,罩住顏神佑的臉:“好啦,不要想那麼多了,跟六郎玩耍去罷。你們又得有一陣兒見不著面兒了。”
原來,顏肅之是計劃著將顏神佑留在京中,看守泉安侯府,並且作為歸義京辦主任,就此長駐的。等下再給顏神佑蓋幾個章,做空白文書,就讓她拿著。萬一京中有什麼事情,她可以就地解決。
顏肅之是嚐到甜頭了,要不是顏神佑反應快,給歸義拆作三個縣,升格成郡,現在做了泉安侯的顏肅之,怕是沒辦法再做縣令了。因為不匹配,慣例不是這麼做的。以侯領縣,是貶謫,是羞辱。到時候想繼續在歸義待著,也就只有耍賴一途了。哪比現在,留下來也不怕有人說爵與職不相襯。
這麼好的事情,為什麼不繼續呢?而且,女兒也確實需要嫁人了呀!雖然顏肅之的心裡,是有那麼一些些不情願,是有那麼一些些擔憂,擔心京中紈絝配不上他閨女。可是歸義現在有什麼呢?一個覬覦他閨女的小土包子!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本來,如果丁號不同意去歸義,他打算將六郎也留下來的,有顏神佑照看著,他也放心。如果能拜丁號為師,姜氏也不介意大的帶著小的駐京——歸義發展前景雖好,畢竟偏僻,不好叫兒女在那裡弄得村野了。現在丁號同意隨行,便只有顏神佑一人留下了。
顏肅之夫婦將在京之一切事務都交給女兒了,姜氏的眼睛裡滿是憂愁:這要怎樣才能嫁得出去?可不交給女兒,她也不太放心,顏肅之手下的人太少了,現在還沒成規模,一時半會兒的,沒人能代替得了。除非楚氏旁的不幹,專替顏肅之在京裡盯著——這也不太可能。
姜氏最後是哭著走的。
顏神佑不知道她在哭啥,還以為她是捨不得離開自己,反而安慰她道:“阿孃放心,不用幾年我就回去看您了。”
姜氏哭得更大聲了,淚眼朦朧中就看到顏神佑身後那一溜騎士。帶著三百部曲,見天兒地訓練,這還像個閨女嗎?
像不像的,都生下來了,都養這麼大了,也只好繼續跟她過了。姜氏覺得,哪怕顏神佑嫁了,她還要擔心閨女被休回來。照顏神佑的尿性,這個可能性真是太大了。
於是當孃的哭哭啼啼走了,做女兒的惆悵動感了半天,又充滿幹勁地去收拾新家了。爹孃兄弟都走了,新家太空曠了,先調些甲士來看門吧!餘下的都放到京郊莊園裡面安頓下來好了。
————————————————————————————————
顏神佑很忙,顏淵之也不清閒。
顏淵之似乎是鐵了心跟他二哥混了,除了已經練熟了的一千部曲,說是處得熟了不捨得離開。其他的都以“我不善練兵,不如阿兄來做”的理由,全交給顏肅之了,至於怎麼安排,隨便了。
姜雲那裡,也被顏肅之給敲詐了幾百部曲走。明面上的說法是:“地廣人稀,看來聖上與諸王不和,不知道什麼時候會生亂,讓他們去那裡扎個根。”總之,他又劃拉了幾千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