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部分(第3/4 頁)
。”
當下父女二人分頭行事,顏肅之去看八郎,兼向姜氏說明情況。顏神佑直奔邰陽公府,彼時顏孝之已經入宮了,家裡人還不知道出了什麼事兒。宮使來時,是立等顏孝之的,顏孝之就算知道了,也抽不出身來向楚氏報信兒。
————————————————————————————————
顏神佑的到來,解了楚氏的疑惑。楚氏聽了,點頭道:“冀州離京尚遠,這個年還能粉飾太平。”
顏神佑心說,將來可就不一定了,對楚氏道:“出了這等事,阿爹也掛念起昂州來了,想早些回去呢。”
楚氏果斷地道:“能早些回去最好。”
顏神佑又問:“昂州還缺了好些個人,雖然地界偏了些,卻一樣是朝廷的轄區,也是正經的官員。雖然補了好些,可是縣令現在還缺了六個呢。您看?”
楚氏會道,對他道:“叫大郎隨你們去罷。”
顏神佑知道楚氏聽明白了,又試探地道:“那阿婆呢?”
楚氏微微一笑:“我們都是經過丙寅之亂的,自然有辦的。你伯父是走不開的,舅公那裡,也是走不開的,家眷自己也不能輕動。京城也不至於這麼快就出事。”
顏神佑一想,也對,這麼遠的距離,不打仗,只是跑,也得跑上一、兩個月呢。沿途必然會有各種抵抗力量,拖得會更久。這還是照這次起事順利的來算的,若是不順利,搞不好幾個月內就被撲滅了也說不定。
還是提醒了楚氏一句:“近來這些事情越發多,鬧得越發大了。只怕情勢要不大好,還有五王在一旁看著,阿婆在京裡,還是小心為好。”
楚氏道:“我自有道理。你們到了昂州,第一要緊是兵馬,第二是糧草。有流民入境,萬不可一氣放開了。呵呵,流民易安置,若有士人流落過去,用的時候可要甄別。”
顏神佑笑道:“這是自然的,只知吟風弄月的,想用也用不起來呀。”
楚氏冷冷地道:“誰與你說那個?他們要只是知道風花雪月就好啦!”
顏神佑身上一涼,覺得自己好像漏掉了什麼……忽然心頭閃過一個念頭:“阿婆是說,爭權?”這一點,她在昂州與阿婉講到用人的時候已經若有所覺了。只是昂州實在太缺人了,更缺有文化的人,看到有文憑都想拐去當公務員。
楚氏滿意地露出一個淡淡的笑來:“世卿世祿做得慣了,怎麼肯低人一等呢?亡命士人,田產奴婢怕都要丟了,如何安置,要你阿爹思慮清楚!不要犯傻!”
顏神佑也回她一個相當神似的笑來:“為人作嫁?這等蠢事我們是不肯做的。”
楚氏欣慰地道:“正是如此。”作為一個眼光長遠的人,楚氏自然看得出來,顏孝之雖在中樞,這個中樞已經千瘡百孔。顏肅之雖在遠州,這偏僻地界卻是欣欣向榮。次子比長子的出息更大,但是與自己的關係也頗為冷淡。即使如此,終歸是一家人,昂州發展得好,楚氏自然樂見,也不會吝嗇於對顏肅之多加指點。並不像尋常內宅婦人,只要對自己有利的、自己喜歡的,便一力偏向,奪次子的資源令其輸血給長子。
只是顏肅之這貨,雖然是親生的,對親媽也夠禮貌。骨子裡還真帶著些倔性,楚氏不好直接教訓與他,卻讓感情不錯的孫女兒代為轉達。
顏神佑敏銳地發現了這一點,對楚氏更是歎服。這位女士能在不利的環境下一氣活到現在,得罪她的人都被她搞死了,並不是運氣二字能概括的了。如此說來,女王大人討厭水太后,那個老孃們估計也活不久了。
祖孫倆進行了一番親切友好的交談,顏神佑帶著女王大人的告誡滿意地回去彙報了。
————————————————————————————————
楚氏看著孫女兒的背影,也很滿意。將來哪怕天下大亂,她家也不至於急急惶惶了。楚氏的心,比顏肅之父女都大。
思忖了這些時日,她已豁然開朗。能據一地以自守,如何不能進而謀取大位?這豈不是比依附於某一家朝廷來得更痛快麼?雖則昂州又偏僻、人口又少,但是昂州有一個別人不具備的優勢——離京城遠。是的,離京遠,就代表離未來廝殺的最激烈的主戰場遠,更有利於儲存實力!
楚氏臉上一陣潮紅,心頭噗噗直跳。又坐了一陣兒,才緩緩起身,站到屋簷下,眯著眼睛看著遠處房簷上的積雪。侍婢取了大氅來給她披上,楚氏一擺手,對她道:“去,往姚先生那裡,取副卦來。”
自打姜氏弄了個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