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部分(第3/4 頁)
嘮叨,讓顏神佑回味了一次幼時被她洗腦的美妙經歷,真是不提也罷。
至如戴、封二娘子,顏神佑也對她們道:“且靜待時機。”玄衣本就是顏家舊部曲,一齊升格,也是應有之義,只是不好在現在提就是了。
安撫完了眾人,顏神佑果然回孃家跟姜氏咬了一回耳朵。姜氏也是意動:“我知道了,這事兒你不好明著插手的,我與你阿爹說去。不過,六郎……”
顏神佑笑道:“咱們都別提,那是該阿爹做的事兒。”
姜氏一指戳在了她的額角上:“你又弄鬼。不說這個了,阿萱的婚事迫在眉睫,兩處都急。八月末就要辦。六郎明年就十三了,阿蓉比他還大,我想明年把他們的事給辦了。”
顏神佑道:“已經定了親了,六郎的事就不急。說句沒見識的話,明年辦事兒,可不夠風光。不如再等兩年,真要安大長公主之心,”
姜氏道:“大長公主那裡,怎麼安置?”
顏神佑道:“我想請奉她為越國夫人,原來的食封不變。一旦她故去了,以原地封其子為越國公,實封降作三千戶。這可已經不算少了。”
姜氏道:“我就不問旁的了。”
顏神佑道:“總不會虧了舅家的,阿爹心裡有數呢。只不過雍州那裡……”
姜氏道:“我的孃家怎麼能比得過你阿婆的孃家呢?你不要胡思亂想,你阿爹那裡,我親自去說。”
顏神佑心說,親孃,給跪,您這樣我就放心了。
————————————————————————————————
顏肅之也沒忘了召集諸人將官制之事議上一議,最晃眼的丞相一下子出了七個,因為之前府佐就是這麼多,眾人也勉強同意透過了。餘下的就沒太多需要討論的了,顏神佑拿出來的,就是“經過歷史考驗”的成熟模式,可修改的地方委實不多。
詭異的是,顏肅之突發奇想讓他閨女做尚書令這等事,居然沒有人反對。顏神佑都覺得特別奇怪,沒人反對就罷了,提都沒有人提,這是幾個意思?
這個時候,誰反對誰是傻子了。什麼大義禮法,之前已經被破壞了個乾乾淨淨,此時此刻,君子們也不好意思跳出來說:事兒都辦完了,你出過力了,我們知道了,你回去吧。然後什麼表示都沒有。
往更深了想,現在顏肅之也只拿了半拉天下,將來奪了天下,雍、涼、冀、青等地也不是沒有人材,到時候必有一爭。顏神佑的戰鬥力,大家都懂的。有她在,好歹能保證昂州系不會被擠佔太多的份額。
這些大叔老伯們的算盤,打得是相當的精的。
顏肅之見沒什麼人反對,將文書一合,問起諸事準備得如何了。古工曹那裡是比較顯眼的工程,他的禿頭在黑紗帽都隱隱泛著興奮的光彩,報告說:“圜丘已成,正在築壇。冬至日必成。只是如今之宮室,縱不大動,好歹給起個名兒吧?”
顏肅之一拍腦門兒,要不怎麼說是菜鳥呢?這事兒都忘了。問大家:“諸位有何見解?”
唐儀的心早飛到嫁閨女上了,張口就來:“房子是你住,你定就是了。”
顏肅之道:“還有城門呢……”作州府的門,大家尊它一聲“大門”就行了,當皇宮的門,且得有得說道了。更有甚者,昂州城的幾個城門,也不能再東門南門的叫了,都得有個名兒才好。所謂一人得道,雞犬升天,連大門都跟著升格了。
盧慎是深知顏肅之心意的人,已猜著他要與舊京舊朝作切割了,再一想,昂州城就是顏神佑規劃的,這事兒還得落在她身上,便建議顏神佑去想。顏神佑此時十分謙虛低調說自己年幼無知,還請她爹和老先生們決定。
顏肅之道:“一事不煩二主。”
顏神佑便小心地“擬”了幾個名字,都是信手拈來,完全沒有技術含量的。比如姜氏那個主屋,就叫未央宮,楚氏那裡,就是長樂宮,等等等等。這些名字與她拿出來的官制一樣,都是千錘百煉的,也沒啥好挑剔的,顏肅之大筆一揮:“就這樣了。”名字忒好聽,以後營建新京他還準備挪過來用呢。
議事畢,唐儀就嘻皮笑臉請大家到時候一定去喝喜酒。大家想他的長女出嫁一回可是真不容易,都說要去。顏孝之目瞪口呆,他還沒開口呢!對唐儀的不著調又有了全新的認知。
八月二十四,據白興說是個不錯的日子,顏、唐兩家的頭一回正經婚禮開始了。作為雙方的親友,顏肅之忙得不得了,連帶的全家都兩處送禮。顏肅之特別下令,讓顏神佑去唐儀家裡,給唐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