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部分(第3/4 頁)
膊,就要脫褲子的時候,唐維祿連忙制止了他,道:“不用你脫光。”然後右手組攥握成拳頭,食指骨頭突出,一下子按在周舟胸口正中的檀中穴上。
周舟啊地痛叫一聲。
唐維祿沒有理會,指節從周舟的胸口下劃,又接連按了多了穴道。
周舟像是被非禮了一般尖叫連連。
十分鐘過後,唐維祿的“按摩”結束,周舟全身多了很多紅點,那都是唐維祿按出來的。
“以後每天晚上都要這樣按一遍,一直到你習慣為止。”
“每天!”周舟像被踩到尾巴的貓一般跳了起來,隨後問道:“我知道我是急了點,但師父你不能這麼報復啊!”
唐維祿的臉囧了一下,然後駁斥道:“臭小子,你在胡說些什麼啊。這種按摩除了能讓你習慣疼痛,還能強壯你的筋骨。你自己練習的時候還按摩不了。我只有你一個徒弟,你才有這個榮幸。”
“原來有這麼多好處!師父你早說啊!”
根據唐維祿的解釋,周舟聯想到了打沙袋,打沙袋就是為了鍛鍊拳頭上面的神經,使它們習慣化。
打沙袋能讓和拳頭相關的神經網路習慣撞擊,久而久之,拳頭對撞擊沙袋就會變得麻木,習慣疼痛。而且因為代償作用,骨頭肌肉變得更加堅韌。網上有種說法,說是打沙袋讓拳頭神經壞死,然後年老之後手就會殘疾,這根本就是扯談。要是殘疾的話那也應該是練習的時候就打壞了,超過了代償的恢復能力,沒道理到老年的時候才壞。
再比如八極拳高手李書文也是非常擅長硬功,曾經把家門口的樹給打壞,也沒聽說他老年出什麼問題。
神經系統有一種功能叫做習慣化。神經突觸在被不斷弱刺激後,神經電位就會降低,就會變得不敏感。宏觀表現就是搖鈴叫小狗吃飯,多次搖鈴沒飯吃後,小狗就會對鈴聲麻木。
人的大腦就是由大量神經組成的,所以嬰幼兒的生活習性就表現出這種習慣化。比如小孩子對什麼都感到好奇,大人對什麼都見怪不怪。
拳頭打沙袋和走百穴都是相同的原理,讓筋骨快速強健,同時適應疼痛。
在周舟胡思亂想的時候,唐維祿話鋒一轉道:“我知道你在想些什麼。你是怕我藏著一手。畢竟現在很多老師父都這樣。教會徒弟,餓死師父。不是都是這麼說的嗎?不過我認為我會的東西本就沒有多少,不必這樣藏著掖著。你知道我為什麼從寧河出來四處尋訪高手嗎?”
周舟搖了搖頭說:“不知道。”
唐維祿嘆了口氣道:“因為遇到了屏障,在寧河的時候我就發現我的功夫到了屏障。就是不知道怎麼再練下去,未來在哪裡。他們說我寧河最厲害的人了。但我覺得終點不在那裡,所以我出寧河,想遍訪名師。多看看,多學學。”
周舟看著唐維祿悲苦如老農的臉,忽然想到如果他把自己總結的那份搏擊拳譜交給唐維祿的話會怎樣!(周舟之前謄抄了一份)是不是能啟發出唐維祿更多的靈感。
想到就立刻做。
周舟立刻起身,從座位底下拉出行李箱,在唐維祿好奇的目光中,拿出一本厚厚的小冊子,恭恭敬敬地雙手奉上。
“師父,我這裡有份搏擊拳譜。裡面記載了南洋、日本和西洋的拳法。零零碎碎,不成體系。也許對你有些幫助。”
唐維祿好奇地接過,翻看起來,這一看就入迷起來。
周舟和勞拉總結的這份拳譜十分粗淺,但勝在廣博,而且內容新穎,完全是另一個搏擊體系。
唐維祿這一看就是三個多小時。周舟在這段時間裡不斷胡思亂想,想到了各個電影裡打劫火車的情節。還有民國小說裡在火車上經常會碰見孫中山什麼的。還有武林高手在車廂裡追逐。對了!jk羅琳就是在火車上有了哈利波特的初步構思的。
不知不覺間火車就到站了。
在站臺上,周舟提著行李下到站臺的時候,他四下掃視,偶然間看見了一個女人。
勞拉!
只見勞拉穿著歐式貼身長裙,頭戴禮帽,身材頎長,鼻管細窄,帶著一副金絲眼鏡,一副文質彬彬的樣子。
這不對啊!勞拉應該在上海啊!
上下車的乘客很快隔開了周舟的視線,等人群散開時,那裡已經不見了勞拉的蹤影。
“你在看什麼?”唐維祿看向周舟一直看的方向。
“沒什麼,剛才好像看見熟人,對了,師父,這趟車怎麼會有這麼多的老外?”
“他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