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部分(第3/4 頁)
此次法會,由當今大周皇帝倡導舉辦,其主要目的便是為三教排個順序,自春秋以來,國家的治理,以儒者為首,儒者倡導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故而從春秋時期,正統思想,便是儒者排在三教之首,但是自漢以降,佛道大興,有趕超儒者的氣勢,鑑於此,皇帝宇文邕便倡導了此次法會,為三教分個先後順序。
那個高臺,便是個方人物講解己方觀點的地方,之後再接受詰問,回答難題。
法會,倡導以不帶有一絲的掩飾,把自己的思想完全的暴露的眾人面前,闡述自己的觀點,那方觀點最能得到眾人支援,便以那方為尊。
法會沒有人去判定勝負,只能以你通曉的教義思想,駁倒各方的詰難,一一折服他人,讓人無話可說為勝。要以理服人,以德服人,就算你會後崩潰自殺,也是會後的事情,並不能影響法會的結果。
昆明池周圍,各色朝臣,各方的儒者書生,僧道異人,都圍池而坐,其中在正對高臺,面南朝北的一座亭子裡面,空了一個座位,那裡正是當今皇帝宇文邕的位置。
“果然是皇家氣象,這才是盛世繁華,才有這一聲號令,八方僧儒,十方道士,五湖四海的儒者書生,浩浩來朝!”
和侯莫子鎮一起上了高臺,站在一群儒生的中間,林正揚覺得分外的彆扭,正尋思著脫身之法,突然在人群中發現了一個青衫書生,正是凌霽雪,正巧焉笑嘻的往這邊看著輕輕的揮了揮手,算是打了招呼。
“見到熟人了?”侯莫子鎮見林正揚揮手問道。
“嗯!”林正揚輕輕的點點頭,然後偷偷的看侯莫子鎮的臉色,發現他一副疑惑的表情,心裡便直打鼓,生怕他發現那個書生便是凌霽雪。
“這個書生我是不是在那裡見過?”他有些疑惑的問道。
“這絕不可能!”林正揚為了打消侯莫子鎮的疑慮,堅定的回答道。
“真的好像在那裡見過?”侯莫子鎮還是疑惑的道,過了一會,突然又道,“算了不想了,反正覺得有些熟悉就是。”
剛說完話,猛的就是一聲鐘響,而後鼓樂齊鳴,一個身穿黑色長袍的年輕人從宣和宮裡面走了出來,他器宇軒昂,一副昂揚的體態,行走間龍行虎步,整個人看起來給人一種氣吞天下的氣概,正是當今皇帝宇文邕。
16977。16977小遊戲每天更新好玩的小遊戲,等你來發現!
………【第三十九章 法會大首席】………
據說宇文邕生活簡樸,後宮佳麗僅十餘人,也不知是真是假。。但現在看其一身穿著,雖比之平民百姓華麗萬分,但也就和普通官員相當,並沒有皇帝大出時千百官員陪同,各種侍衛開道的排場,一切都是從簡而論。
當宇文邕坐定亭子裡面的位置,一眾官員便拜服下去,同聲大喝:“吾皇萬歲!”
林正揚自然不屑於向宇文邕跪拜,但被侯莫子鎮一摻,也變入鄉隨俗,單膝蓋跪下彎腰,而一眾和尚只是閉目而論,道士打了個稽首,儒生們將天地君親師,自然隨著官員們雙膝下跪,行跪拜之禮。
宇文邕風度偏偏,站起來揮手道:“眾卿平身!”
眾官員行了禮,也都坐定,宇文邕道:“此次法會,召集了各方的有德高僧,有道的道玄,名滿大江的儒者,可謂一場盛事,大家自由辯論,闡述各家觀點,務求各方的觀點,立足於天下萬民,以救萬民出水火為己任,可謂成就無量大功德。”
宇文邕說完話,便坐下了。
此時,天上的光線已經晦暗,日頭的最後半張臉也消失不見,上林苑在這一瞬間,燈火齊明,長長的牛角號聲突然響起,在上林苑的夜空迴盪。
牛角號一聲接著一聲,一聲比一聲緊,以上林苑為中心,傳遍全長安城,頓時可以聽見在上林苑的外面,響起的震天大的聲音道:“吾皇萬歲,吾皇萬歲!”
這種聲音,等若普天同慶,讓任何一個到長安城的人都知道,在上林苑正在舉辦一場盛大的法會,而且各家宗派已然到齊,而且現在已經開始。
不要以為這場法會就不盛大,昆明湖幾乎被木製的高臺全部遮住,臺上各家宗派的人手,聚集在一起有上萬餘人,可見此次法會之盛大。
牛角號聲停息,一個身穿月白色僧袍的僧人從一群僧人之間走了出來,站在高臺的正中,先是向皇帝宇文邕行了禮,接著向各方道了好,之後道:“貧僧靜藹,自天竺學佛十年,初回中原,陛下就舉行此次法會,貧僧有幸能參加此次法會,實乃幸甚。”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