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部分(第1/4 頁)
“順兒,奶奶問你外面怎麼這麼吵?”此時一個婦人走了出來。
順兒一見忙轉了身子:“沒事,他們鬧點事。”
“鬧什麼?”那婦人身後出現了一個穿孝服的婦人。
順兒忙道:“奶奶,他們不講理硬是讓咱們把棺材挪走,我們又沒擱他們屋裡,也沒佔他們的位置。”
世芸突然萬福道:“家僕無禮還請諸位海涵,此棺材原為家夫所準備。家夫原是濟寧知州,得罪權貴,深陷大獄,此棺木是參權貴之時,家夫交待所買,只等行刑便收斂屍首葬了。”世芸話才出口淚水便滾落下來。
男人們的訊息廣,一下子便曉得了,這就是那個參張家的濟寧知州的家眷啊,這案子還沒審,他們就把棺材與孝服準備好了,哎!
男人們都是心軟的,見了人哭了,也就不計較,再說張家也是壞透了,這個濟寧知州是個大膽的,哎!
此時,皇上接到了密報:“搬到大雜院去了?”
“是,連帶著棺材抬了進去。”
“棺材?”
“是。章太太已經穿了孝服,跟著的人也戴了孝,棺材也買好了。”
既然是這樣,那就開審。
“著令明日開審,速審速斷!”
第168章 三堂會審 (下)
聖旨下的過於突然了些,雖然已經曉得要審,卻沒想到是大半夜的傳出旨意來。被從溫暖的床上叫起來了三位大人聚在一起商量著審案,其實他們也不想這樣,只是這旁邊還等著一位宮使,他們要怎麼問,覺得哪裡是疑點都要同這位宮使說明白,宮使要回奏皇上的。好容易將宮使送走已然天亮,這才躺下歇一會兒,宮使又來了,卻是要旁聽。那宮使說的好:“咱家只在皇上跟前伺候,至於這案子上頭什麼都不明白,三位大人問便好。咱家只在後面聽聽便好。”來了宮使,想睡覺那是不可能的,只得一碗一碗的釅茶送到口中。
好容易到了時間,各處的堂官都上差了。刑部大理寺都察院原就在一條街上,過去不過是一盞茶的工夫。大理寺都察院的堂官是等著人到齊點卯後這才往刑部去了。可到了那,卻瞧見領了欽差的自家主官早已坐在正堂,不由連忙跑了幾步。
人都到齊了,這就升堂。
由三司的幾個副官領銜齊齊跪了下來,高聲道:“臣等恭迎聖駕。”
三人的身份是欽差,“所到之處,如朕親臨。”本來這事情該由那位宮使接下,可是他卻不露面,只在後頭的照壁聽案。所以便落在了這三人的身上。
都察院左都御史崔新墨早就暗暗的退了一步。他是打定主意今天是一句話也不說,一事也不做,這樣的事還輪著他做麼?他崔新墨就是為了顯示這案子的“公平”之處才出現的。至於能不能有那個作用,他也曉得,沒那個必要。
至於其他兩人壓根就沒商量好誰開口,大理寺卿翟鸞想的是自己雖然是他的老師,年紀也大些,但對方是刑部尚書,比自己要高出那麼半點位置,這又是刑部的地盤,他又是張家的親信,自家還是自覺一些,處得爭了這一時的風頭,他在張家人面前說了些什麼,自己好容易熬到的官職這就沒有了,刑部尚書陸炳卻想的是翟鸞比自己年長,自己中舉的那一秋,翟鸞正是同考官,同自己的理財誼,再加上翟鸞這人最喜歡旁人的追捧,今日這樣的陣勢,對方早就躍躍欲試,省得他也開口,到出了岔子。
兩人這麼一想就出事了,都以為對方會開口,可是兩人都沒有要開口的準備,這麼一著氣氛突然僵硬了,三司堂官疑惑的對望一眼,有人悄悄的抬眼看著那三位大人。
翟鸞同陸炳相互對望一眼,拋去責備的眼神,然後再挺直了身子,沉臉道:“聖躬安。”
這一下,兩人又出了差池,兩人都想彌補對方的錯,卻又都開了口,兩個欽差接話,偏兩人的語調語速都不一樣,翟翟年紀大,動作慢,語速慢,再加上耳聾聲音大,到把陸炳的聲音蓋了下去。
陸炳又不高興了。你這老頭,讓你開口你不開口,現在我說話了,你又搶了過來,你這是要跟我叫板?
陸炳本身就有些看不起翟鸞,對方雖是他的老師,但是他官爬的快,比他發達的早,加上翟鸞生性又有些傲慢,兩人的關係本來就不是那麼好,這一下樑子更大了。
陸炳先開了口:“各位,這次我們三位奉旨到刑部辦差,受命已經半月,可是忙於查閱檔案,所以晚了些。”陸炳的開頭很是客氣,可是隨即變得嚴厲了些,“聖駕南巡本是體察民情,宏我朝國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