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部分(第1/4 頁)
袁譚大叫著。
在袁譚喊出“殺!”
字的一瞬間,十數把兵刃架在了他的脖頸之間。“你們這是幹什麼?”
袁譚大叫道。
對面的袁尚緩緩的走了過來,“大哥,不要再叫了,你的人已經都見了閻王了,你還是乖乖的束手就擒吧。”
一陣冷汗從袁譚的臉流了下來,他已經意識到,自己從開始就陷入一個陰謀之中。“三弟,看在我們兄弟一場的份上,就饒了大哥這一回吧。”
袁譚哀求著。
“呵呵,大哥,我已經給過你機會了,如果剛才你能懸崖勒馬,我或許還可饒你一命,可是現在卻不行了,你就安心的去吧。”
袁尚手中鋒利的長劍一瞬間刺穿了袁譚的咽喉,在生命的最後一剎那,袁譚清清楚楚的聽到了袁尚在他耳邊低語了八個字:“你若不死,我心難安。”
當聽說袁紹已死,袁尚兄弟相殘時,袁新知道,自己奪取青州的機會終於來了,於是袁新入下手頭的一切事項,交由郭嘉打理,自己帶著許禇與諸葛亮等人點齊五萬精兵星夜向青州奔襲而來。
北海,當袁尚等人聽說袁新再來時立慌做一團,袁尚初掌青州就先殺死了兄長袁譚,部下一之間議論紛紛,人心開始不穩起來,見此情景,郭圖與袁尚不得不做兩手準備,一方面調集主力死守,一方面派人整調與製作大船,萬一青州不保就乘船入海以為退路。
此次出征,袁新將徐晃與張頜、高覽等成名將領均留在了冀州,只帶了諸葛亮等年輕一代前來,用意是不言而喻的,對拿下青州來說,袁新有十足的把握,所以鍛鍊新人,讓他們儘快成長起來是袁新的主要目的,當然,透過幾次戰役下來,現在的袁新對諸葛亮等人也是信心十足。
“主公,北海城城池險固,若我軍強攻,雖能攻下,但傷亡必大,不然我軍取道南部,先將袁尚退往南方的退路切斷,如此一來,冀州軍必不戰自亂。”
平常不愛說話的法正說道:“對於法正,袁新還是比較瞭解的,原來的歷史中,他在蜀國的地位可是在諸葛亮之上的,只不過英年早逝,所以才沒有發揮更大的作用,此人無論軍事還是政治,絕對是一個一流的人才。此時他的話,正中袁新下懷,這不正是戰略大迂迴的合理運用嗎?法正果然有其獨道之處。
當下袁新採納了法正的意見,派法正與呂蒙獨領一軍直奔城陽東武而去。誰也沒有想到,這臨時的一個提議,竟然對青州戰事的發展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
袁新的軍隊如同探囊取物一樣,只不過七天的功夫,就將包括濟南國在內的數十座城池就劃到了遼東軍的版圖,原因非常簡單,現在的冀州軍已經軍無鬥志,大多數的城池還沒等遼東軍攻打就自動投降了,如此一來,一股空前的驕橫之情瀰漫在遼東軍中,所有人都認為,這場戰爭不過是走了過場,用不了幾天就會結束的,就連袁新與諸葛亮也不例外,可是事情真的是這樣嗎?
北海城外,現在是春耕季節,可是田地裡卻一個人影都沒有,突出其來的戰爭將原有的一切都打破了。遠處,幾隻鳥兒飛來飛去,看見地上有一片野草,鳥兒歡快的向下俯衝過去,想要去享用這難得的美味,不過,就在這時,那團看起來鮮美異常的野草突然動了一下,轉眼間鳥兒們就張著翅膀驚慌失措的飛走了。
野草下,一個頭顱探了出來,嘴裡小聲罵罵咧咧的說道:“該死的鳥兒,竟然往老子頭上拉屎,看我以後不抓了它們烤了吃。”
“李二,你他孃的不要命了,快把頭低下!”
李二的旁邊傳來了一聲低吼,李二連忙將頭低了下去。已經整整一天了,這些冀州士兵就這樣一直趴在田地之中,將自己偽裝起來等待著遼東軍的到來,重賞之下必有勇夫,每個人一百兩的安家費讓這三千冀州兵豁出去了。
在另一側的溝渠中,大將韓猛正與**小聲的交流著,“少將軍,你說遼東軍今天會來嗎?”
韓猛有些心存疑慮的說道。
“軍師一向料事如神,想必這次也不會差,遼東軍現在驕橫的很,他們一定會馬不停蹄直搗北海,哼,我們就抓住這個機會打他個伏擊,要是能捉到袁新,那麼局勢就會逆轉,主公就將東山再起了。”
**說道。
“不錯,遼東軍是不會想到我們會在這平原中埋伏的,嗯?你聽到什麼聲間沒有?”
韓猛問道。
“沒有啊。”
**不由的有些納悶的說道。
韓猛立即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