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部分(第2/4 頁)
下,袁新並沒有忘乎所以的急著擴大地盤,每日依然是兢兢業業的做好基礎,做為一個現代人,袁新知道實力的重要性,在沒有足夠的實力面前,面對強敵採取的攻勢最終只能是功敗垂成,就連西魏的一代軍事奇才宇文泰在實力不足的情況下進攻東魏不也是草草收場?
戰爭打的是後勤,而後勤在於綜合實力,只有發展才是硬道理,實力強了,你做起事來說起話來腰桿自然也硬,這是千古不變的道理,新中國在沒有原子彈之前某超級大國不是動不動就以原子彈相威脅嗎?而中國成功爆炸原子彈後,誰又再敢說個不字?現在的伊朗與朝鮮為什麼要發展核武器?都是沒有實力被逼的。
就在袁新致力於發展的同時,幽州發生了鉅變。要說劉和也真是個人才,別的本事不說,這逃命的本領絕對算得上一流,從南陽到幽州,數千裡的距離,在兵荒馬亂的年代裡隻身一人東躲西藏竟然毫髮無傷的回到了幽州,這真就是一份了不起的成就。
這劉和一到幽州自然把事情的前因後果向劉虞說了一遍,劉虞不聽還好,一聽之下怒髮衝冠,氣的直跺腳,直叫要跟公孫瓚決一死戰,但是在閻柔以民族大義為重不能給外族以可乘之機的一番勸解下,強忍下這口怒氣以待時機。
這邊劉虞怒火沖天,那邊公孫瓚也沒有了好脾氣,以自己雄心壯志,區區一個右北平怎麼能容得下自己?公孫瓚時刻窺視著發展的良機,現在這個機會終於出現了。
渤海城內,此時的袁紹不過是區區一個太守而已,雖心懷壯志卻並不得意,幸好,他有一個好謀士,他就是逢紀。
“如今群雄並起,太守難道甘心侷促渤海這一彈丸之地?”
逢紀瞪著眼睛,目光中流露出真誠,真有點仗義直言的味道。
“以我們現在的處境,還是什麼好辦法呢?”
袁紹回答道。
“冀州人口眾多,民富而兵精,不正是我們立基的要本嗎?”
逢紀說道。
“以我現在的名望與地位,如果強奪了冀州,恐怕被天下人嘲笑,再說冀州兵強,我軍飢乏,如果攻打不下來,我連立足的地方都沒有了。”
袁紹有些猶豫。
逢紀微微一笑,“主公取冀州如同探囊取物,區區一個韓馥何足掛齒?”
“噢?先生說給我聽。”
袁紹的眼睛圓了,胖胖的臉上露出了一絲貪婪。
逢紀道:“韓馥是一個庸才,我們可以暗中與右北平太守公孫瓚相約,讓他南襲冀州。待他大兵一動,韓馥必然驚慌失措,我們再趁機派遣能言善辯的人去和他說明利害關係,不怕他不讓出冀州來。”
“好,就如先生所言,我這就給公孫瓚修書一封,此事若成,我必尊先生為首席軍師。”
當公孫瓚接到袁紹的手書時,內心雀躍不已,這樣好的發展機會怎麼能錯過,看來這是上天給自己的良機呀,二話不說,公孫瓚立即點起二萬鐵騎前往攻打冀州,拉開了冀州爭奪戰的序幕。
在公孫瓚突如其來的打擊下,毫無準備的冀州守軍頓時慌了手腳,一時之間被動非常,讓公孫瓚節節深入,步步後退。
冀州的鄴城,這一天來了兩個神秘的人物,其中一個青年約有二十多歲身著黑色絲衣,氣宇軒昂,露著貴氣,給人一種英氣勃勃的感覺,另一個是一箇中年文士,一雙小眼不時露出攝人心魄的精光。
兩人來到了城中一座由青石築起的高大威嚴的建築前。“荀先生,我們到了,這裡就是州牧府了,我們是不是現在就進去?”
青年向中年文士詢問道。
“呵呵,不急,我們還有兩個重要的人還要見,只有見了他們,我們此行才會成功,少將軍跟我來。”
中年文士一招手,青年人與他一同走了過去,消失在府門之前。
一座古樸的宅院後堂內,中年文士與青年正在和一個書生打扮的人交談著,此人正是冀州別駕沮授。
“沮賢弟別來無恙啊。”
中年文士樂呵呵的對書生打扮的人說道。
“可不要取笑我了,老兄你在四世三分的袁本初大人手下辦事,得以施展報負,才是真正的人盡其才,我羨慕還來不及呢?”
“噢?則注(沮授字)有什麼不如意嗎?”
中年文士詫異的問道。
“老兄有所不知啊,韓馥闇弱無能,恐怕冀州就要斷送在他的手裡,作為他的屬下,我能好的了嗎?”
“是這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