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大明水師(第2/3 頁)
“愛卿不必惶恐。”崇禎一把拉住鄭鴻逵,接著問道,“對了,朕專門叮囑的蕃薯、馬鈴薯及玉蜀黍,愛卿可曾捎來?”
“有的,捎來了。”鄭鴻逵連忙道。
“每樣各五萬斤,聖上是現在就想嚐嚐嗎?”
“要嘗。”崇禎笑著點點頭,又說道,“但不是現在,而是要等到十月豐收了之後,朕與愛卿等一起品嚐蕃薯、馬鈴薯以及玉蜀黍。”
“十月豐收之後?”鄭鴻逵愕然問道,“聖上之意是要做糧種?”
崇禎聞言心頭也是咯頓一聲,急問道:“愛卿給朕捎來的蕃薯、馬鈴薯以及玉蜀黍,該不會是已經煮熟了吧?”
“那倒沒有。”鄭鴻逵連忙道,“臣只是沒想到聖上竟然要種植,早知如此,臣就應該多多蒐羅一些過來。”
“需要蒐羅?”崇禎訝然問道,“閩地不是有很多人種植這些嗎?”
鄭鴻逵忙道:“閩地別的州府或許種植的多,但是我們泉州種植的卻不多,因為馬鈴薯和玉蜀黍口味差,蕃薯的口感好些但是吃多了容易脹氣,所以鄉鄰都不愛種植,我們泉州人還是喜歡吃大米,米飯的口感更好。”
崇禎便懂了,這是種植習慣問題。
華夏早在五千年前就已經進入到了農耕文明。
種地的理念已經融入華夏的基因,變成了種族天賦。
華夏人對於土地情有獨鍾,對於耕種的作物同樣情有獨鍾。
從先民時期直到明末時期,華夏人的祖祖輩輩種植的一直都是五穀,無論是“稻黍稷麥菽”的五穀還是“麻黍稷麥菽”的說法,反正都是沒有馬鈴薯、蕃薯以及玉蜀黍的,所以對於種植這三樣舶來作物有著天然的抗拒。
不妨想象下,有個老農家有十畝田,種水稻能有二十石穩穩的收成,足夠一家十幾口吃一年飽飯,然後有一天,一個兒子回來告訴他說,種蕃薯能有三倍收成,你們覺得種地的老農會是一個什麼的反應?
不出意外的話就是一個大巴掌扇過去。
你個混賬東西,別人說種蕃薯能有三倍收成你就信啊?萬一是騙人的,全家老小跟你喝西北風啊?放著安穩的日子不過,盡整些虛頭八腦的玩意,滾!
所以如果沒有官府強制推廣,是不會有人去種植蕃薯、馬鈴薯以及玉蜀黍的,哪怕是親眼看到別人已經豐收了也不會去種。
鬼知道這些東西吃了後會不會害人?
萬一女人吃了生不出小孩呢?那不絕後了?
我們華夏祖祖輩輩種了幾千年五穀,還比不上這些個?
所以,習慣這個東西是很難改變的,一個種族的習慣就更加難以改變。
這也是馬鈴薯、蕃薯以及玉米明明在明代中葉就已經傳入中國,但是直到清朝的康乾年間才開始大規模種植的原因。
用了兩三百年,才把種植習慣改過來。
至於有考據說,蕃薯、馬鈴薯以及玉米在傳入中國之初之所以沒有大規模擴廣開,主要是因為選種的問題,說什麼蕃薯、玉米及土豆需要經過不斷的選種,產量才能提上去,然後才有可能得到推廣,這就是扯淡。
印第安人種植蕃薯土豆玉米種了幾千年了,你說還沒完成選種?
還是說蕃薯土豆玉米在引入華夏之後就野化了,需要重新馴化?可能麼?
就跟華夏先民種五穀種了幾千年了,你說五穀還沒有完成選種?所以別的大陸或者國家引入五穀之後需要花幾百年來進行選種?鬧呢。
英國人把茶葉引入印度、斯里蘭卡,頭茬就豐收。
水葫蘆引入中國沒幾年就泛爛成災,再還有桉樹啥的不勝列舉。
所以根本不存在地域改變導致的野化問題,只要氣候適宜、土壤肥沃、光照充足,農作物移栽到哪都能行,沒有地域變了就要重新選種這種事,去非洲種地的中國人也沒見要花幾十上百年時間來重新選種。
說白了這就是一個種植習慣的問題,習慣是最難改的。
但是對崇禎這個穿越者來說,根本就不存在這個問題。
因為他知道蕃薯、土豆還有玉米是好東西,生長期短、產量高而且比水稻、小麥等農作物更耐旱,貧瘠的山地都能種植。
就是鄭鴻逵帶過來的種子不夠多。
五萬斤玉米種充其量也就種一萬畝。
五萬斤蕃薯最多也就種個一千多畝。
土豆就更加完蛋,估計只能種幾百畝。
想到這,崇禎就輕嘆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