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2章 騎兵提督(第1/3 頁)
“聖上,楊展好不容易將張賊趕到川北,眼看著張賊馬上就要敗亡,卻沒想到居然出了這樣的事情,這袁韜和武大定兩人屬實該死。”徐應偉肅然道,“只不過,臣更擔心袁武二賊跟張賊沆瀣一氣,則四川的局面就會很棘手。”
崇禎內心也是悔,早知道就應該早點干預。
本來四川的局面真的挺好的,楊展的兵力雖然少,卻愣是打得張獻忠的十幾萬大軍難以招架,彭山口戰敗後,張獻忠甚至已在考慮放棄成都,向著川北轉移了,張獻忠的地盤也迅速縮小到川北幾個府。
但就在這節骨眼,楊展死了。
而且是比歷史上提早了兩年。
這下真是搞得崇禎措手不及,一點兒準備都沒有。
可現在楊展一死,他的部眾就落在了袁韜、武大定兩個軍閥手裡,這兩個傢伙敢在這時候幹掉楊展,自然也不會將大明朝廷放在眼裡。
所以給兩人加官晉爵並指望他們繼續進剿張獻忠,那是痴心妄想。
朝廷要是逼急了,武大定和袁韜這兩個反骨仔沒準真會反過來跟張獻忠聯手,總之在他們眼裡只有地盤軍隊,忠義二字根本不存在的。
頓了頓,徐應偉又接著說道:“另外,臣這還有忠貞侯的一封書信。”
“忠貞侯的書信?”崇禎一下子反應過來,“秦良玉想要征討四川?”
“是的。”徐應偉點點頭說道,“忠貞侯說只要給他四萬湘鄂西土兵外加足糧足餉,就能替聖上掃平四川,剿滅張獻忠諸賊。”
說到這,徐應偉又取出書信遞與崇禎。
閱罷書信,崇禎不免有些猶豫,準是不準?
秦良玉的忠誠那是毋庸置疑的,為了大明,石砫宣撫司幾乎是流盡了最後一滴血,全大明所有的土司全反了,秦良玉也絕對不會造反。
但是秦良玉的統兵作戰能力就必須打個問號。
因為秦良玉幾次單獨領兵作戰的履歷並不漂亮。
雖說這跟文官掣肘有很大關係,但敗了也是事實。
但是除了秦良玉,似乎也沒有更加合適的人選了。
堵胤錫、金鉉又或者楊畏知等人能力肯定沒問題,但是急切之間把他們調去湖廣,未必能讓湘鄂西的十萬土兵服氣,秦良玉就沒有這層顧慮。
當然,崇禎親自去也是可以的,但是徐州明顯更加重要。
而且崇禎還能猜到秦良玉的一層隱含的心思,那就是給李香君鋪路。
不出意外,秦良玉這次伐川若是真的建了功,她肯定會把主要的功勞歸於李香君,從而真正完成她們師徒兩人之間的傳承。
想到這層,崇禎終於下定決心,那就試一試。
反正以秦良玉的能力加湘鄂西土兵的戰鬥力,大敗是不可能大敗的。
當下崇禎回過頭吩咐王承恩說:“王大伴,你以朕的名義給忠貞候寫封回信過去,就說四萬土兵少了,既然要打就十萬土兵傾巢出動。”
“再讓王夫之率領十五萬新軍協同忠貞侯伐川。”
“伐川所需之糧餉,按照標準從內務府的官倉撥付。”
“再讓治水御史李蛟正募集民夫以及湖廣商隊給大軍轉運糧秣軍需。
稍稍一頓,又說道:“再給雲南提督楊畏知發個急遞,讓他率軍五萬從東川府及四川行都司出兵北上,從側翼策應秦良玉。”
這就是崇禎的邏輯,以前兵力不足那也就罷了。
既然現在不缺軍隊,就拿兵力數量直接碾壓你。
你張獻忠不是兵力號稱二十萬?朕就調三十萬真正的大軍來征討你,至於武大定和袁韜二賊,不過是順帶而已。
“老奴領旨。”王承恩轉身欲走。
“先等一下。”崇禎卻又叫住王承恩接著吩咐說,“讓胡國柱召集騎兵營,再派人去石灰山把定王召回來。”
“老奴領旨。”
王承恩這才轉身走了。
徐應偉肅然道:“聖上要去徐州?”
“朕肯定得去。”崇禎也是一臉的嚴肅,“建奴始終是我大明的頭號大敵,與建奴之間的每次作戰都很重要,不可有絲毫的掉以輕心。”
“臣,謹受教。”徐應偉向崇禎深深一揖。
然後起身說道:“聖上,臣回營準備去了。”
“去吧,再轉告閻應元,朕就不給你們壯行了。”
“請聖上珍重,臣告退。”徐應偉再一揖,轉身離開。
送走了徐應偉,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