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部分(第3/4 頁)
真正跨越文化,有時也挺難的。”
艾磊發揮著大想象,疑惑地補充一句:“難道有人類的星球都這樣嗎?”
卡教授清了一下嗓子,清晰地說:“我想,這大概是由人類這一特殊物種的共性所決定的吧,你們想啊,人類是來自同一個宇宙,所以會具備共有的類似的感應,共有的類似的思維,共有的類似的食物鏈等等,這些都決定了人類的相似性和共有的類似的靈感和類似的創造力。我們的科學家透過吸收宇宙和各有人類星球上的光波和一些資訊做出資料分析,認為各球之間的人類都有著差不多的智慧,確實也都有著一種說不清的類似感應,這大概也就是所謂的人類第六感第七感吧。”停了一會兒,卡教授又補充道,“總之,人類只所以會長得相似類似,這一定是人類心有靈犀心靈感應的結果,我想,即使人類相隔萬萬光年,這感應也會永遠存在於宇宙間。”
索戈明接上說:“可我們又感到這天球跟地球確實有著天壤之別。雖說我們地球人已經能調雨譴雲,已經能利用自然的力量改變自然,比如,人工降雨,河流改道,讓沙漠變成綠洲等等。可天球科技發達的程度讓地球人難以想象,另外,天球人受教育水平高,人們和平相處,社會公平和諧,社會執行秩序良好,環境優美,尤其是,這裡沒有乞討的人,也沒有富可抵國的人,沒有懶漢,沒有假貨,沒有腐敗,富人不奢侈,窮人不哀怨——哦,對了,在社會福利方面,你們象我們地球上的瑞典國,但又比瑞典國要好得多的多。”
“是啊,發達的科技讓天球人的生活很富足,但建立一個美好的世界,和諧的環境,必須靠天球人共同的努力,必須靠法制和德制進行控制,合眾機構以法制管理各地的社會成員,家族體系以德制約束家庭成員,任何人都有權力監督合眾機構的工作,任何家庭成員都以維護家族榮譽為己任,公民的問鼎制度既監察了官員們的工作又促進了社會發展,所以社會就有了良好的運轉,世界就有了和諧的環境。”卡教授對孩子們籠統地說著,但孩子們並不滿足。
矯嬌妮參與進來,提出了具體的問題:“窮人如果給合眾機構提意見,有人聽嗎?”
“當然,每年的合眾機構會議,都有窮人的代表參加。”卡教授實事求是地說,“不過,在天球,所謂的窮人大部分都是因為各種原因,包括天災和不可抗力等因素而離開農場失去土地的人群,由於這種生活的變遷,他們便沒有多少資產或根本就沒有資產,是一些需要社會幫助的不幸的人,幫助他們重新定位,重新選擇,重新建立新的農場和新的人生就是全社會的責任。”
“當然,政府要給他們安家費,這是最起碼的。”
“這合眾機構開會,還讓窮人參加,若在地球,你想都不要想。”艾磊幾乎不相信,“單這,就比我們地球上強多了。”
“什麼?”卡教授沒聽懂。
“呃,地球上的政府機構都是專門為富人服務的。”艾磊解釋道。
“是嘛。噢,只有首長以及專家們和有錢人在一起開會,怎能研究解決好全球的問題和窮人的問題呢。如果沒有窮人的代表參與,就不可能代表一個完整社會的整體利益和共謀發展的問題,合眾機構的官員都有平民情懷,因為他們本身就勤於農作,所以也講究體恤民情,這是合眾機構法定的程式。”
“聽上去,你說得自然有道理,但——”索戈明機械地搖搖頭,“窮人們提的意見能被合眾機構採納?我不太相信。”
“當然能,開會就是解決問題的,否則就不開會了,窮人的參與就是為了更好地解決他們的問題,讓社會平衡而和諧地發展。否則,社會就會出問題,當然了,社會的捐助也就用不好,捐助人並不希望自己的錢成為腐敗的催化劑或流進一些貪得無厭的人的腰包,當然,我們的監督機制是嚴謹的。”卡教授耐心地說,“天球人的財富觀包括很多層面,比如,以貧富差距來說,天球人一直認為,如果不能幫助窮人解決貧困問題,是合眾機構的無能和富人階層的尷尬,也是人性的恥辱,而窮人不能得到資助和透過努力改變自己的困境也是一種恥辱。當然,人們的財富觀包含很多層面,社會只有共同進步才是真正的進步。噢,因為資源是公眾的,許多財富是透過佔用資源或間接利用資源而獲得的,但這些財富又往往只掌握在一部分有幸獲得經營權的財團手中,因此,他們就有義務履行佔用資源的納稅和社會義務,並透過公益等活動將一部分財富捐出回報社會,出於良知良能,捐助社會救助窮人和為公共事業的發展出力也是這些財團義不容辭的社會責任。另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