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部分(第2/4 頁)
權貴們手裡的地多了,朝廷白白地損失一大筆進項,朝廷和世家權貴們的衝突就會激化。”
道魁道:“矛盾激化,就會引起災難。”
賈玖道:“是。在我看來,二十年前王氏女之事,看著是一個女子妄想著不屬於自己的東西,可實際上卻是朝廷利用這個女人在跟世家博弈,因為土地和人口的矛盾帶來的博弈。實際上,我這個計劃就是在這中間和稀泥,一面吸收大量的流民,緩解朝廷的壓力,也藉此緩和朝廷與世家只見的矛盾。但是,收留了這麼多的百姓,我們不可能養他們一輩子。授人魚不如授人以漁,除了跟草原要土地之外,這個計劃裡面最重要的內容便是百姓們新謀生之道。”
道魁道:“什麼?”
“道魁可記得莊內坊?”
“莊內坊?”
賈玖道:“是的。很多權貴之家的莊子上都有作坊。莊子上的莊戶們農忙的時候在地裡忙活。農閒的時候就在作坊裡面幫忙?這些個作坊看著不大,其實吸收了很多勞力。雖然在我大齊,工匠乃賤籍。可是莊子上的莊戶們卻很樂意去莊內坊裡幫忙。而實際上,莊子上設立了莊內坊的莊子,莊戶們的確比純粹靠天吃飯的莊子要過得好一點。”
道魁道:“這就是你的計劃?”
賈玖道:“是,說到最根本的就是這個。只不過,我把莊內坊建在了京畿一代,而那些原料則是從邊關的城塞運過來而已。”
燕翩躚道:“如果只是這樣的話,那跟現在並沒有多大區別。”
賈玖道:“區別?當然有。第一。放牧的人是我們大齊人,不會來打劫我們自己的商隊;第二。放牧的地方是我們大齊的草原,草原上不但可以放牧,還可以種植草原上特有的藥草;第三,夷狄之人只會拿彎刀殺人不會剪羊毛。而我們大齊人卻只會在自己和自己的同胞的生命受到威脅的時候拿起刀槍。至於為何要將作坊設在京畿,一來是為了確保安全不致於被狄人打劫,二來則是為了加強控制,不然,尾大不掉,諸侯背周、陽奉陰違之事只怕又要重演。,至於這第三點,自然是為了讓朝廷放心。”
道魁道:“所以,如果現在是萬歲在這裡的話。你就會勸朝廷在草原上大量地建城塞了,是麼?”
“是。”
“這很難。”
賈玖道:“並不是很難。我有注意到一種特殊的建築材料。在京城裡很少用,但是這玉清山上卻很多。”
道魁一愣。順著賈玖的眼光落在自己坐的這塊石頭上,道:“你知道這個?”
賈玖道:“我不知道道門中是如何稱呼這個東西的。我只是聽說過,用石灰與鐵礦渣進行煅燒之後,再混上粘土,變成了一種特殊的灰色粉末狀建材,甚至在水裡面也能夠凝固。從硬度上來說。他比不上天生的石材,也比不上用糯米汁建成的京師城牆。但是。用來應付狄人的彎刀卻是足夠了。”
賈玖原來以為,自己要另外想辦法把水泥的製造方法進獻上去,可如今看起來不用他費事兒了。
道門裡面有現成的。
說起來並不稀奇。道門,尤其是道真一脈,絕大多數人都是劍修,所以道門中有專門的煉器作坊也不奇怪,水泥便是這煉器作坊裡面的意外副產品。道門在維護玉清山的時候,就很順手地廢物利用把這種副產品當成了建築材料。
就跟道魁坐著的這塊石頭一樣,其實不過是一大坨板結的水泥,經過打磨之後,就那麼隨便放在了地上,成了一塊透著青黑色的大石塊。
這樣的石塊在三清山上還真的不少。因為鐵礦渣而呈現的青黑色色澤,比別的石頭更讓劍修們覺得親近,所以很多人都喜歡在自己的房門外面擺上那麼一塊兩塊。
道魁想了想,道:“這種東西用來建城塞的確很方便,運送方便、速度也快。只要有那麼兩三座城塞相互呼應,那些狄人想要攻打下來,必定會付出巨大的代價。而城塞之後,便是我大齊的牧場。你的計劃是這樣吧?”
“是。”
“這需要人,而且不是一個兩個人,而是很多很多的人。百姓們只有沒了土地沒了生路,才會背井離鄉到別的地方討生活。你不過是把百姓們集中起來,再安排人去做事,就能夠收到巨大的好處。”
賈玖道:“是的,道魁。”
道魁道:“那你為何不跟我說呢?你這個計劃裡面,離不開這種建築材料吧?對了,你既然知道他是用石灰與鐵礦渣一起煅燒出來的,那你一定知道更好的配方,你想避開道門麼?”
賈玖道:“不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