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部分(第2/4 頁)
聲,道:“不錯,諸位宰相都是這麼說的。可是朕咽不下這口氣!”
一想到自己的姑母、自己的姐妹一個接一個地在草原上送命,皇帝的心裡就塞塞的,如今輪到他的女兒,皇帝心裡會好過才怪!大齊這麼多的公主嫁到草原上,到如今也只有端榮長公主活過了十年,還生了一個兒子。其餘的公主們,沒一個好下場,更多的則是嫁過去不到三年就沒了。
也正是因為不想自己的女兒重複這樣的命運,皇帝才會這麼生氣,才會看這些主張和親的大臣們這麼不順眼。
要不,他也不會來張家散心了。
賈玖道:“君辱則臣死,萬歲不好受,只怕諸位大人也寢食難安。只是陛下,歷代君王已經證明了以己之短攻彼之長是不可能,為何不以己之長攻彼之短、讓那些草原騎兵來攻打我們的城寨呢?”
皇帝道:“你說什麼?”
賈玖道:“陛下,北伐最重要的,不是戰爭的勝負,而是對草原的實際控制力。如果能夠將草原一寸一寸地掌握在朝廷的手裡。諸位大臣又如何會擔心陛下學習漢武帝舉行一場空耗國力的面子戰爭?如果陛下能夠拿出切實的好處,陛下還用擔心軍餉和糧草麼?”
皇帝道:“你是說,這一切都可以解決?”
賈玖道:“是的。萬歲。請恕臣女放肆,自開國至今,我大齊已經立國百年,困擾著歷朝歷代的土地兼併現象已經是日趨嚴重。一面是對土地充滿了**的世家和權貴,一面是流離失所的百姓,如果皇家選擇損害世家和權貴的利益,那麼皇家勢必就站到了天底下所有的地主的對立面;如果皇家選擇了無視百姓。那麼水能覆舟的警言將會再度長鳴。萬歲,我們為什麼要把目光停留在國內。我們為什麼不能向草原要土地呢!”
皇帝忽地一聲站了起來,就連他的衣袖帶著了茶杯,將那茗碗掃落在地上也沒有轉移他的注意力。
皇帝在屋裡踱來踱去,張錫賢趕緊讓自己的長孫把那地上的碎瓷片撿起來。丟到一邊去。如果傷著了皇帝,那張家不死也要脫層皮。
見皇帝終於停下來,張錫賢問了:“丫頭,這是你自己想的麼?”
賈玖連忙起來,給張錫賢行了一禮,道:“回大外祖父,並不是臣女想的呢。當年高祖皇帝經常出入我們家,就是為了跟祖父商量這個來著。只是那個時候時機不對,我大齊剛剛站住了腳跟。百姓久經戰亂需要休養生息,更要緊的是,大齊沒有足夠的人口支撐這個計劃。這才使得這個計劃被擱淺。如今,每年滯留在京師的流民就不少於數萬,也許是時候啟用這個計劃了。”
皇帝聽了大感意外:“你是說,這個計劃是高祖皇帝跟令祖父一起想出來的。”
“是。”
哪怕是賈玖自己想出來的,賈玖也不能說是自己想出來的,不然。傳揚出去,只怕用不了多久。這京師裡面就要傳唱賈氏女了。為了自己的安生日子,賈玖還不能讓人覺得自己能夠想出這麼個主意來。不然,他也別想有安生日子過了。
皇帝一聽是高祖皇帝跟賈代善商討出來的,當即就坐不住了。
如果真的是皇祖父的主意,那麼皇祖父留下的手札裡面一定有記錄,實在不行,那麼起居注裡面也應該有相應的記載。只要找到了那個記錄,那麼,自己就有辦法拒絕和親,或者乾脆說是高祖皇帝的主意,一來拒絕和親二來一高祖遺命為由而準備大戰。
皇帝很快就離開了。
等送走了皇帝,張錫賢知道下面已經派人通知賈家賈玖會在家裡留宿之後,他才問賈玖:“丫頭,這個真的是高祖皇帝與令祖商量出來的麼?”
賈玖笑道:“大外祖父,人艱不拆呢。且不說這個主意到底是誰想出來的,大外祖父就願意看著我大齊國力繼續衰弱下去?禍水東引、死道友不死貧道又何妨?只要我大齊安定富強就夠了。不是麼?”
張錫賢道:“你說的真是輕巧。你可知道這裡面最大的難度……”
賈玖道:“最大的問題就是建城寨的速度和材料。以現有的材料來說,要在短時間裡面建成一座城寨絕對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而且漫長的補給線也會造成新的問題。”
“你知道還說!”
“大外祖父,就在拈花法會之後沒幾天,我就接到了一樁密旨,卻是讓我遊說道門繳納賦稅的。大外祖父,您說說看,朝廷對道門納稅一事到底是何種態度?是連前朝欠下的稅額一起補上呢?還是從我大齊立國開始收,抑或是從今年開始繳納就完了?如果道門開始繳納賦稅,那麼我大齊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