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4部分(第3/4 頁)
頃最多能出八千斤,現在綠豆的市價是兩塊五,如果秋天能夠漲到四塊錢一斤的話,那就是三萬二千斤,不用算也知道究竟種什麼賺錢。
於是,劉芒決定所有土地都種綠豆,花生種子都直接賣給了楊貝貝開油廠的朋友,價格是一塊五一斤,因為花生質量好,所以人家也願意多給點,多出點油就什麼都有了。
()
花生種子賣了一百萬多一點點,劉芒用這些錢在農科院買了十萬元的鸚哥綠種子,這是現今最受歡迎的綠豆品種!
種子買完了就是在特聘的農科院專家指揮下進行著各種各樣的春耕準備工作。
專家就是專家,農科院的專家把兩個農場都作了系統的規劃,不僅僅是種地那麼簡單,其中旱田水田分開,山林魚塘合理分佈,經過專家的規劃,頓時農場就煥發出了勃勃生機,聶火就此特別把那位專家不菲的獎勵,令老教授熱淚盈眶!
農場這邊工作開展的如火如荼,傢俱店那邊的生意也紅紅火火。
因為李大爺的訂單,劉建軍和連襟張古意帶著一些老匠人專門製作這批傢俱,傢俱廠那邊都由劉建軍的舅舅張桂榮來負責。
張桂榮是劉芒大舅,是個老木匠,做事沉穩幹練,會精打細算,讓他來管理傢俱廠倒是比劉建軍自己管還合適。
至於富裕的傢俱店,百貨對面那個由表現出色的張娜來負責,還有一個設在了花錦大酒店的一層大廳裡,由林燕過那邊負責,兩個女孩兒現在都管著四五個員工,掛上了經理頭銜。
張娜那邊的活兒非常多,因為傢俱的樣式多而且做工用料都是一流,而且比南方來的傢俱還要便宜,所以銷量節節攀升,傢俱廠二十四小時忙個不停。
建軍傢俱店在村裡已經施展不開,所以正月剛出頭就已經搬遷到了鄉里,這是鄉里第一家鄉鎮企業,而且劉芒背景強大,所以鄉里給予了很大的扶持,不但給了一大片地皮,還給單獨架設了一條線路,本來鄉上還要出錢給蓋廠房,劉建軍沒幹,他不想和衙門不清不楚的,所以就自己出資,請了兩個工程隊半個月就建好了,地基什麼的都是傢俱廠職工的家屬們幫著弄的,打得非常結實,而且還是全程免費,供頓飯就完活兒。
建軍傢俱廠新廠的成立,預示著劉家的生意真的做大了,員工人數比原來多了十倍,又進了五十多萬元的裝置和五十多萬的原材料,有了這次合作以後,那家裝置廠和林場都直接打款發貨,不用再過去人押運。
新廠就是加工百貨店面和附近村鎮的訂單,老廠則專事古董傢俱的加工製造,這也是兩個廠子未來發展的趨勢,肯定會分而治之,走不同的發展路線。
新廠是大眾路線,薄利多銷;老廠是精品路線,附加值高。
雖然農場和傢俱廠都折騰大了,但是劉家的賃家鋪子和小賣店依舊開著,不過劉芒已經打算往大了做,都要搬到鄉上去了。
劉家小學開學的第二天,劉芒就把賃家鋪子和小賣店都搬到了鄉上,在傢俱廠外面新建的門市裡規整一番,建軍婚慶和九九商店就鞭炮齊鳴聲中開業了。
這兩個店面都很大,建軍婚慶的傢伙事兒多達三十套,同時還配備了喇叭匠子司儀二人轉演員歌手等等,同時也可以進行婚禮拍照和錄影,這樣的店莫說是興隆鄉,便是富裕縣也算是獨一無二!
()
正因為這樣,建軍婚慶在富裕縣和三河縣有好多的宣傳點,同時在電視臺電臺都有廣告,開業第一天就接到了三個大單子,兩個是富裕縣,一個是三河縣,全套裝置人員都上!
第1068章年後光景
開門紅讓管理婚慶店面的張桂芳鬆了一口氣,這個店的底子不小,最起碼在她看來幾萬塊錢的弟子已經很大了,現在農村有幾萬塊錢的人家都找不到,有個萬八千都算是富戶了!
這三個單子忙活了三天,拿回來一萬多塊錢,去除成本,賺了不低於一萬塊,這讓張桂芳喜上眉梢,只要這樣的活兒一個月幹上幾個,不愁這一年不賺個十萬八萬的,雖然這些錢在丈夫和兒子那裡什麼都不是,但在她這裡就很不簡單了,有著特殊意義,因為這個婚慶店是她自己張羅的!
張桂芳第一次自己做主這麼多錢的事情,心中自然忐忑,不過有了這三個單子,她的膽氣就壯了起來。
建軍婚慶的小單子秉承以往的名字,一天之中就租賃出去十多套傢伙事兒,剩下的那些暫時還閒置著,張桂芳覺得折騰多了,她得想轍讓這些傢伙事兒也派上用場才行。
九九商店就沒有什麼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