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第3/4 頁)
關鍵時刻報警,落得失敗的大結局。
一個沒有文化魅力的企業,將是一個充滿危險的訊號。可能的結果是,難能贏得“富貴”。即使贏得階段性成績,也難以渡過暫時的經營困境。
要推銷產品,首先要推銷文化;要建立長壽型企業,首先要建立風險哲學,持續開展機會實踐。因此,管理者的重要使命就是要先於企業運營創立含有風險哲學的企業文化,然後,在執行行動中,贏在風險。
那麼,如何樹立正確的風險哲學,又如何展開富有成效的機會實踐呢?
一、成為“武器製造商”
武器製造商總是使用“最壞情況下的事態分析法”展開武器裝配的設計與製造。這樣的武器能適應最惡劣的天氣。企業運營要知道實現目標最壞的情況是什麼,是哪些因素造成的以及如何應對。企業管理無外乎“管”兩個物件—— 人與事;“理”兩類活—— 例行管理與例外管理。對於“事”,應該把“事”往壞處想,然後往好的方向努力。對於“人”,則應先往好處想,但往風險發展的方向防範。“例行管理”依靠規範,“例外管理”更依賴於風險管理能力。
二、及時清除陽光下的“黴點”
一個陽光型企業的特徵是:規範化、透明化、有激情、充滿和諧。然而,即使陽光普照,也有昏曉明暗之別。打造陽光型企業,需要營造陽光氛圍,需要明察秋毫,防微杜漸。從一節菸頭、一件次品、一時失誤、一個投訴、一次例外、一項違章、一回獎懲中發現問題和風險訊號,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在陽光之下及時清除“黴點”,防止“黴變”,在初期或區域性狀態遏止風險,掐斷風險變為危機的通道。
txt小說上傳分享
第三節 飄香的咖啡豆—風險文化(3)
三、在風險負荷承受能力內大膽創新
企業經營不是賭博,是“長線”經營。這種企業的特徵是“穩健經營和創新發展。” 賭博則是不計後果,不計風險,不計承受能力和資源約束的行為。
四、時刻保持有生命力的企業文化
企業文化包含風險哲學,但僅此是不夠的。對於不斷變化的外部環境,不變的文化也會成為風險的誘因。在保持核心價值觀相對穩定和代代延續的基礎上,加以戰略性調整、演進和完善,使文化成為企業轉型的支援力量。試想,一個偏重人情,依賴員工覺悟發展的公司,在推行績效管理,引入目標責任和內部競爭時,沒有企業文化的更新與引導,誰會欣然接受新的、與過去相比近乎殘酷的“嚴刑拷打”呢?
在這一方面,IBM堪稱典範。
“為什麼大象能跳舞?”郭士納的解釋是:“因為IBM能不斷創新,產品戰略隨環境變化而調整。”正因如此,才有後來聯想收購IBM PC事業部的大事發生。與此同時,企業文化也在變化之中。
IBM的文化價值觀經歷過三次大的調整:
創始人階段: 尊重個人,精益求精,服務客戶
90年代初郭士納階段: 力爭取勝,快速執行,團隊精神
今天: 成就客戶,創新為要,誠信負責
三次調整始終圍繞客戶展開,IBM以客戶為上的核心價值絲毫未變。從服務客戶到快速服務到成就客戶。每次變化都是對市場生存風險的深入認識和深化體現。誠如郭士納那充滿危機感的發言:“(對客戶)稍有怠懈就會被對手從寶座上拉下馬。”
風險哲學顯然已經成為IBM藍色血液的一部分。在2005年,IBM又在公司內部明確提出了“IBM領導力要素”,並以此作為領導考察依據。其中第五條是:敢於策略性地承擔風險。
第四節 競爭力的伴侶—風險管理(1)
是什麼決定了企業的生存與發展?有人說,態度決定一切,戰略決定一切,執行決定一切,還有人說,細節決定一切。
事實是什麼呢?一臺單色印刷機有8000個零件,一輛轎車的零件超過3萬個,一架太空梭包括250多萬個零件,一個人有206塊骨,人的基因組竟然由30億個核甘酸組成。
企業作為一個整體和完整的系統,實現戰略目標仍是整體力量的結果。任何單一因素都只能起到促進作用,而不完全是“一切”的生死判官。
● 態度決定一切,只是告訴我們贏的基礎是要有一個正確的觀點、心態和習慣。
● 戰略決定一切,只是告訴我們贏的前提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