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第2/4 頁)
你幫忙介紹工作。
他們一般都要求不高:能有行業的平均待遇就行!那口氣好像市面上的公司是他們家開的一樣。
小滿剛畢業沒幾年,所謂的人脈和道行還不深。加上一直做技術,面子淺,不好一口回絕。
小滿知道:做IT餓不死人,但也別總想一夜暴富。他想起老鳥有一次打的一個比喻:
IT業跟圍城一樣:外面的想衝進去,裡面的想衝出來。
拒絕人,實話實說吧?誰信呢?不想幫忙就直說,拉倒吧!
有一次,小滿就遇到以前的中學的班主任老鳥求他幫忙了。這回是怎麼也說不過去了。無論如何,總要有個交代。
老鳥的兒子師範畢業後,也在中學裡教師。工作啊,生活啊,反正很多方面一直不順,現在都28歲了,想離開學校,到外面來另謀出路,重新開始。
小滿沒經歷過這種事情,就跑去問老鳥。小滿以前聽老鳥說起過:好像老鳥以前也不是幹IT的,也是將近30歲的時候,才開始轉到這個行業重新來過的。
小滿覺得頭都大了:28歲才開始轉行,是不是也太遲了一些?
(二)
老鳥跟小滿說:28歲,感覺有點晚,如果是轉行過來做技術的話,壓力會非常大。如果是我,也會告訴他,這樣轉行的風險很大,要慎重。
小滿說:是的,現在出來的都是20出頭的小年青。競爭激烈。
老鳥一邊說話,一邊在書架上翻著各種影碟。因為經常有人請他去上課,他總會講一些電影中有意思的東西,作為引子。
小滿說:你做這行多久了?
老鳥說:你這小子少來繞了。我知道你想問什麼:你是多少歲開始做這行的?
小滿樂了:正是,正是。
老鳥說:我是28歲開始真正轉過來做這行的。我的專業不是這個。
小滿說:哦,那你為何要轉行呢?你難道不知道轉行的風險很大嗎?
老鳥說:我知道有風險。不過,那時對我來說,或許是沒有選擇。轉行是我唯一的出路。我沒有任何的退路。
小滿說:我不能理解你在說什麼。前後矛盾
老鳥指了指自己的頭說:關鍵是這兒怎麼想的。我跟你聊一些我轉行的事情。雖然,這事情已經離開我有十年之久了。
老鳥順手從書架上找出一張影碟,是《肖申克的救贖》。
老鳥:看過嗎?
小滿:看過,很喜歡,也很震撼。
老鳥:我也很喜歡。但是,我第一次看這個片子的時候,看完之後,我居然很平靜。我是前兩年才聽他們介紹的。真的,我很平靜。當我看見安迪從地道里逃生後,在大雨滂沱的夜裡仰天長嘯的時候,有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
因為我自己也經歷過那種類似的體驗:那種志在必得、逃出生天的越獄的感覺。
(三)
大學畢業後,我分配回到了父母所在的工廠裡。人生好像繞了一個圈,又全部重新回到了原點。
現在的大學生,一畢業就出來自己找工作,還是有很多人找不到工作。而我們那個時候,是國家分配:一般說來,你從哪兒來,就回哪兒去。各有各的利弊。
我和其他兩名廠裡的畢業子弟(一男一女)一起下到分廠的車間裡開始鍛鍊實習。據說鍛鍊半年後,會上調到分廠的科室開始工作。
實習前,我們接受了分廠廠長的訓話,廠長告訴我們:一定要好好幹!踏踏實實幹!他在這個分廠從工人做起,一直幹了十九年,才爬到分廠廠長這個位置。
那訓話的架勢,好像我們一文不值!
當時,我心裡嘀咕:媽的,讓我十九年就呆這個破地方,肯定得發瘋了。
我認定:我不屬於這裡。
我們三分到了同一個車間,不同的小組:我在車工班,男戰友在鉗工班,女戰友在鑄造班。
我們去的時候,剛遇到廠裡的裝置大修,師傅們都到一線去了。車間主任考慮到我們都是大學生,總算安排了一個用處:給單位辦板報。
我在大學就搞過一陣宣傳,這些還是輕車熟路的。我們三還團結,幹得挺認真的,好歹還得了分廠的表揚。
辦完板報後,車間的工會主席又派了一個任務,他認為我們寫字不錯,刷油漆也不會差到哪裡去:我們三個一人拎一個油漆桶,開始給車間的工作區間裡的黃線重新刷上一遍。
油漆刷完的時候,大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