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部分(第3/4 頁)
料……”原宸建議道。
【那麼,由我來調整偵查機器人的行動計劃。】
【大家都一起行動起來吧。】
【好的。】
……
雖然集中了“初雨號”飛船的絕大多數探索力量,但是探索團隊僅僅弄清楚方圓數千公里地表範圍的情況,就花費了探索團隊整整半年的時間。
“薩坦行星,真是一顆令人驚歎的人造行星!!”越是深入瞭解薩坦行星的細節,原宸越是感慨,他轉身問火山球將近,“你們暗能文明有能力建造這樣一顆同等水準的巨型金屬行星嗎?”
【相信在米爾超級黑洞的周邊你也看到了。建造行星級別的太空要塞並不難,但是與薩坦行星相比起來,我們的太空要塞在細節上確實還有一段很顯著的差距。】火山球將軍坦誠回答,【而且這些巨型金屬行星還是在數億年前建造完成的。】
原宸沒有說什麼,只是若有所思地點頭,他很清楚,無論是暗能文明,還是人類文明,距離造物主文明的腳步都還很遠很遠。
【探索行動的進度比預想還要緩慢。】
“幸好這幾天又搜尋到了很多新的資料。”原宸說,“就算找不到詳盡的地圖,憑藉偵查機器人的行動力,我們也能夠透過地毯式的排查手段,找出通往利刃之城行政中心的路線。”
【真是想不到,由星球內部散發出來的古怪能量,竟然可以遮蔽我們的所有探測訊號,而我們最後竟然只能依靠如此原始的方式來探查薩坦行星。】面對當下的情況,火山球將軍顯得有些無奈。
“也許這就是我們在藍超巨星以及克瑞斯超級黑洞周邊無法提前發現這些巨型金屬行星的原因吧。”原宸推測道。
【一想到還有好幾百顆巨型金屬行星,真是令人頭疼不已。】
“這樣看來,如果真將這幾百顆巨型金屬行星都跑一遍,就是1238年的行動期限也顯得不甚寬裕了。”
原宸也是一陣感嘆。
要在這一片荒蕪的金屬叢林界遊蕩上千年的光陰,實是在令人倍感壓抑。
……
又是三個月的時間,經過1600架微型偵查機器人不知疲倦的努力,克瑞斯超級黑洞探索團隊終於探明瞭通往利刃之城行政中心的路線。
【各位,壓抑了這麼久,該是我們行動的時候!!】
馬溜古塔艦隊長高呼著口號,給“初雨號”飛船下達了啟動指令。
“轟隆隆~咻咻~”
“初雨號”飛船在地表一陣盤旋之後,便朝著某個方向飛馳掠過。通往利刃之城行政中心的路線已經預先輸入了智慧操控系統,所以,“初雨號”很快就飛到了一條通往薩坦行星內部的巨型巷道,並毫不猶豫地直插進去。
因為薩坦行星早已經荒置了數億年,其內部已經沒有正常運轉的照明系統,所以從光學視角來看,“初雨號”飛船簡直就像是進入了一個陰森幽暗的深淵。
但是,還是有很多技術手段可以清晰地觀測到巨型巷道內部的情況。所以,預先設定好的前進路線,配合上超級計算機的即時反饋,即使進入一些相對比較狹窄的通道,“初雨號”也能如游魚一般精巧地穿梭而過。
在地理位置上,利刃之城的行政中心位於薩坦行星第18號主巷道的前段,距離地表有足足1200公里的深度,“初雨號”總計花費了20個小時(換算為地球時間),才順利抵達了薩坦行星的重要行省……利刃之城的行政中心。
從地表往地心,位於隆卡半球的利刃之城行省一共貫穿了6個圈層(薩坦行星的內部總計由126個主要圈層結構組成)。其行政中心則處於第121號圈層(由內往外計數)。
此刻,“初雨號”正穩當地停泊在第121號圈層的太空港區域。
透過幾個月的探索研究,原宸已經大致弄明白,巨型金屬行星每一個圈層結構都是一個獨立的世界,不僅擁有充裕的空間,還擁有完善的生態系統。當然,每個圈層都與各自的特徵,並擔負著不同的任務。而作為行政劃區的各個行省單位往往都會貫穿多個圈層的區域,以滿足其運轉所需的多樣化條件因素。
與不破之城、錳鐵巷道等行省名稱的內涵一樣,利刃之城行省之所以被稱為利刃之城,正是因為其在整個薩坦行星系統中所擔負的職責。
顧名思義,所謂利刃,自然就是整個薩坦行星的主要武裝核心區域。
同樣的,位於最外幾個圈層的不破之城、錳鐵巷道等十幾個主要的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