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部分(第2/2 頁)
不管他們多麼厲害,侷限性使他永遠也不能真正的看清楚這一切。”薩摩說道,這個薩摩正是之前兩次引到費濤到幻境的傢伙。
“是啊,對於三維世界裡的他們而言,我們就是神一般的存在。你還記得多年前我們造就的這一切嗎?”卡薩繼續說道。
“呵呵,說起來也真是搞笑。他們明明想到了不能理解的一切,並開始勇敢的承認了,卻被當中一些自以為是的人們認為這一切都是迷信。”薩摩說道。
“你指的是他們把我們當成神一樣的存在的事?”
“是啊。用他們的一句話來說,“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侷限性使他們永遠無法真正看清楚這一切。猶如一隻井底之蛙一般,在井底的時候,在他看來,天就只有井口那麼大,等他有幸從井裡出來,才發現天是圓的,等他擁有了足夠的能力開啟星際之門後才發現天又不一樣了。”薩摩說道。
聽了薩摩的話,卡薩若有所思的說:“其實,不能怨他們無知。你想從一開始的井底之蛙,到後來的天圓地方,他們發生的改變和對事情的認識已經進步到出乎我們意料的地步了。”
“是啊,一步步的接近事實,讓他們發現之前的自己是那樣的無知,所以他們推翻的自己以前的認識,並將那些認識定位成迷信。其實他們哪裡知道,他們自以為是的事實根本什麼都不是,反而被他們認定為迷信的才是最接近事實的。”薩摩感嘆道。
“因為無法理解,所以賦予我們神的稱呼,因為眼界的擴充套件,所以我們被劃入了迷信,並且他們的解釋也特別有意思。說什麼如果神仙和上帝真的存在並生活在天上的話,那我們的衛星還有宇宙飛行器不是早就撞到他們的腳了嗎?他們哪裡知道,他們意識裡的天,什麼都不是。”
聽了卡薩的話,薩摩像是突然想起什麼似的,神情變得黯淡了,緩緩說道:“對於五維世界的我們來說,我們創造的三維世界裡的費濤他們只是螻蟻一樣的存在,那對於六維、七維或是更高維世界裡的生物來說,我們可能也是他們手上的玩物。就像費濤他們於我們的意義一樣,我們存在的目的只是因為更高維世界裡的人想做點什麼來打發時間而已……”
篇後語:按照大綱,原本這本書大約寫到50W字左右才會結束,但因為某些原因我做了提前結束的決定。各位細心大大應該看出來了,之前埋下的很多伏筆我都沒來得及寫(伽曼星的伏筆、空間迷宮裡的伏筆、映象空間和多維空間的探索過程等)。
生活之中總會有很多的意外,進入四月以來的更新不正常正是因為這些意外的影響。我想過太監,也想過暫停,但我害怕我一暫停之後就無法再繼續了。思量了很久才做出提前結束故事的決定,儘管中間的一段情節的略掉了,但結局還是寫出來了。儘管很有些突兀。
於故事而言,我想很多人可能對這個結局嗤之以鼻,而且你會說,“你他媽就是一瘋子,你以為你是誰啊,什麼三維世界是多維世界裡高等智慧生物的玩偶,你就是自以為是的傻子!”
我不得不承認,這些罵我瘋子的很有道理。但也有可能事情真的就是我想的這樣,畢竟侷限性是永遠也無法突破的枷鎖!
於本書而言,我是新人,寫得確實很爛。但相比而言,我更喜歡第一卷和第二卷的故事和構思,因為寫那兩卷的時候我的時間比較富餘,有更多的時間去琢磨。到了第三卷就完全的變了。
不管怎麼樣,我想寫的故事也算是寫完了,記得一開始跟一個朋友談起我要寫的故事時我說我打算二、三十萬字將故事寫完,朋友說:按照你剛才跟我講的這些,你要寫完寫清楚我看沒有個一百萬字你不要想。
我縮短了中間的探索過程,原本是先逐步探索出一面鏡子,再探索出兩面鏡子,再探索發現更多的鏡子。改用修改大綱的方法直接一步到位的套用兩面鏡子說清了一切。
如果有可能我會在有時間的時候再仔細的將故事按照沒有修改前的大綱順一遍,完善一下。
只是看起來好像沒有這個必要了,因為謎底已經揭曉,在知道謎底之後再看過程就如同嚼蠟了。有些事,沒有揭曉謎底之前看起來很神秘,一旦謎底揭開,才發現原來一切簡單得不能再簡單了。
難道不是嗎?
更多精彩,更多好書,盡在霸氣 書庫 。。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