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部分(第3/4 頁)
排列頗為有序,很象是人工開鑿的。山壁下方有明顯的石階,地面上不時可以見到一具具朽爛的人類枯骨,還有些兵器鎧甲,都已經爛得不成樣子。
這裡的場景非常符合先前在彩雲客棧中老闆娘的描述,應該是當年的一些亂民以此為據點對抗官軍。雲南大理乃至瀾滄江一帶自元代起就經常發生這種事情。由於物品在潮溼的環境中難以儲存,幾乎都已經腐朽不堪,也不太容易去辨認究竟是哪朝哪代的。看那些屍骨腐爛的程度,還有兵器盔甲的造型,只能判斷有可能是清初時期。
我們進山倒鬥向來是步行,不嫌跋涉,更兼可以行止自如。雖然在遮龍山下棄船步行,每人揹負著許多沉重的裝備,卻並未覺得艱苦。但是這一路多歷險惡,都想早些鑽出這山洞,於是便不再去理會那些遺蹟,匆匆趕路。
順著水流走到盡頭處,那河水仍然向前流淌,但卻是流入了地下。這山洞裡要比山外的地平面低窪一塊,所以在外邊見不到這條山中的大河。我們又往上爬了一段山岩堆積的斜坡,這裡都有被水浸泡過的痕跡,看來前一段時間全國範圍內的大規模降水對遮龍山裡的大小山洞影響很大。在碎石坡的中間,眼前一亮,有一個明顯是曾經被水沖塌的洞口顯露了出來。現在水已經退了,在白天,藉著外邊的陽光很容易就可以找到這個出口。這裡的石頭很明顯是被人為封堵的,如果不是山中出現洪水,憑人力很難開啟。
我們戴上太陽鏡,從山洞中鑽出來,終於算是成功的穿過了遮龍山。來到外邊,回首觀看,正是身處遮龍山的峻壁危峰之下;頭頂最高處,雲層厚重,遮龍山的外殼則盡是綠跡斑斑的暗綠色花崗岩,崖身上又生長了無數藤蔓類闊葉植物,放眼皆綠,如果從外邊找這個小小的缺口倒是十分不容易尋到。
再看前面,四周全是群山,中間的地形則越來越低,全是大片的原始森林。林木莽莽蒼蒼,各種植物茂密異常,老樹的樹冠遮天避日,有很多根本叫不出名目的奇花異木,其中更散佈著無數溝壑深谷、溪流險灘。有些深谷在陽光下清晰的能看見裡面的一草一花,然而越看越覺得深不可測,幽深欲絕使人目為之眩;而有些地方則是雲封霧鎖,一派朦朧而又神秘的景色。
這是一片處於怒江與瀾滄江之間、被雪山大河阻斷、完全與世隔絕的原始之地,我取出人皮地圖確認進入蟲谷的路徑。
胖子舉起望遠鏡看下面的叢林,看著看著突然一把拉住我的胳膊,把望遠鏡塞到我手中:“甭翻地圖了,你瞅那邊有許多金色大蝴蝶,那條山谷肯定就在那裡。”
正文 第一百零八章 密林
聽到胖子說發現了蟲谷的入口,我和shirley楊也舉起掛在胸前的望遠鏡順著他所說的方向看過去。在調整了焦距之後,看見遠處山坡下有一大片黃白相間的野生花樹,花叢中有成群的金色鳳尾蝶穿梭其中。這些蝴蝶個頭都不小,成群結隊的飛來轉去,始終不離開那片花樹。
Shirley楊讚歎道:“那些花應該是蝴蝶蘭,想不到吸引了這麼多黃金鳳尾蝶……還有金帶鳳蝶……竟然還有罕見的金線大彩蝶,簡直象是古希臘神話傳說中在愛琴海眾神花園裡那些被海風吹起的黃金樹樹葉。”
我對蝴蝶一竅不通,用望遠鏡看了半天,除了蝴蝶和野花樹之外卻並沒見到什麼山谷、溪谷之類的地形。這裡的植物層實在是太厚了,所有的地形地貌都被遮蔽得嚴嚴實實,根本無法辨認哪裡是山谷,哪裡是溪流。從上面看去,只見起起浮浮,皆是北迴歸線附近特有的濃密植物,高出來的也未必就是地形高,那是因為植物生長不均衡。這裡的原始森林,與我們熟悉的大興安嶺原始森林有很大程度的不同。
常言道:木秀於林,風比摧之。大興安嶺中樹木的樹冠高度都差不多,樹與樹互相之間可以協力抵禦大風。而這裡地處兩江三山環繞交加之地,中間的盆地山谷地勢低窪,另外還由於雲南四季如一,沒有季風時節,地勢越低的地方越是潮氣滋生嚴重。全年氣溫維持在25~30℃左右,一年到頭都不見得刮上一次風,所以各種植物都盡情的生長。地下的水資源又豐富,空氣溼度極大,植物們可以毫無顧及的想怎麼長就怎麼長,這導致了森林中厚莖藤本、木質和草質附生植物根據本身特性的不同長得高低有別,參差錯落。最高的是雲南有名的望天樹,原本這種大樹是北迴歸線以南才有,但是這山坳裡環境獨特,竟然也長了不少頂天立地的望天樹。
只有少數幾處面積比較大的水潭上面才沒有植物遮蓋,深幽處更有不少地方都是雲霧繚繞,在遠處難以窺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