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部分(第1/4 頁)
有用的,後來好多孩子就乾脆不說話了。
對話對話,兩方說話,只要孩子不說話,父母什麼問題也解決不了。所以父母最好能想辦法儘量少說,讓孩子多說,聽孩子訴說。
做父母的要和孩子平等相處,有什麼事多商量,要尊重孩子,不要打孩子,一定要平等和諧、說話算話。
代際衝突是痛苦的,但代際衝突又有積極的意義,它是社會變革、前進的基本形式之一。如果代際之間衝突較小,說明社會變化緩慢,幾千年的封建社會便是最好的證明。
在中國當今的大變革中,子女與父母的衝突是不可避免的,所以更加需要加強教育與引導,加強兩代人之間的溝通與理解,從而達到合作與和諧發展的目的。
明智的父母和教師會平等地對待孩子,因為他們認為自己和孩子生來都是平等的。
一個念小學三年級的男孩的做法就十分令人深思:他用節省下來的30元要“買”父親的一天。
為了改善家境,多掙點錢,張洋的父親連雙休日也不休息。一個週六,孩子纏著父親陪他到小區花園玩。父親卻說:“太累了,沒時間玩。”孩子睜著失望的眼睛問:“你一天掙多少錢?”“30元。”父親不耐煩地回答。一個月後又一個週六早上,孩子走到正要離家的父親面前說:“爸爸,我‘買’你一天行嗎?今天你就陪我吧!”原來,孩子沒有上繳一個月的學校伙食費,每天中午只到外面買兩個饅頭充飢,想用省下的錢“買”父親的一天,讓父親帶他去公園。
在特級教師、全國優秀班主任孫蒲遠眼裡,孩子與成人是平等的。
一個剛入學不久的小男孩,在課間怯生生地走到孫蒲遠老師面前,遞給她一件東西,說:“我自己做的,送給您。”孫老師一看,是一個把畫報撕碎又粘在一起的看不出模樣的東西。孫老師想笑,但看著男孩那莊重的樣子,她忍住了笑,努力發揮著自己的想像力,終於看出來了:“一個機器人?”男孩眼睛一亮:“對!”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得入木三分:“您不可輕視小孩子的情感,他給您一塊糖吃,是有汽車大王捐助一萬萬元的慷慨。”孫蒲遠是理解孩子的,她謝過男孩,並把那個機器人認真地夾在教科書裡。
在孫老師的班裡,上課的時候學生也可以去上廁所。如果去的時間長了沒回來,孫老師會讓另一個學生帶著手紙去廁所,看看是不是那位同學碰到了什麼困難?有人擔心地問,您這麼寬容,會不會讓孩子養成一到上課去廁所的習慣?孫老師搖搖頭說,幾十年的實踐證明,孩子們沒有這樣。
這就說明,如果孩子發現成年人能平等地對待自己,尊重自己,他“回報”的可能就是尊重父母和教師,嚴格要求自己。
心理學家研究發現,孩子在10歲以前有一個崇拜父母的年齡,很好教育,他覺得爸爸媽媽都是英雄。但是10歲到20歲進入一個心理上對父母輕視的年齡,瞧不起父母,他崇拜的人是電視明星了,覺得父母天天嘮嘮叨叨的、胸無大志,整天發牢騷,自己不成龍成鳳,還讓我成龍成鳳。20歲到30歲開始對父母有所理解。30歲到40歲對父母有些愛。人到了40歲以後,才到了“常回家看看”的年齡,這個時候才能理解父母原來不簡單,平平淡淡才是真,這時對父母就好多了。現在許多十幾歲的孩子就處在一個很快從崇拜父母到瞧不起父母的年代。
那麼這個時候父母怎麼跟孩子溝通呢?當孩子不願意跟您說話的時候,您就少說。您實在是特別想跟孩子說話,孩子又不願意跟您說話,怎麼辦?
如何減少與孩子之間的摩擦,化“代溝”為“代橋”,我的教育建議是:
瞭解孩子。應瞭解一些孩子的生理和心理特點。譬如,關於兒童的反抗期。兒童從2歲到4歲出現第一“反抗期”,青春發育期出現第二“反抗期”。在這兩次之間的7歲至9歲前後,還有一個時期表現為“頂嘴”階段,這也是一種反抗現象。兒童的反抗現象不僅不是壞事情,反而對他們的精神發育至關重要。父母面對這種反抗現象不僅不能對其進行指責,反而要充分理解這種反抗心理,並給予正確的引導。只有反抗期得到正確引導的孩子,其自主性才能正常發展。有人甚至認為,沒有反抗表現的青少年是意志薄弱的人。
每週開個談心會。可以在週末的時候,全家開個生活會。如在吃完飯一小時之後,大家可以談一談,並給孩子一個發言的機會。大家相互談談這一週哪做得好,哪做得不好,哪些方面需要改進。這樣的方式能讓全家人相互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