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第1/4 頁)
在這段時期裡機會出現的原則在於誰能給對手製造破綻以創造進攻機會。創造機會的可能性在於戰略上的相持策略,戰法上的剋制關係,以及戰術上的變化方式。
戰爭中期往往是雙方最穩定的時期。攻者穩健,防者牢固,誰都不會主動漏出破綻給對手。每一個細微的差錯都有可能讓自己辛辛苦苦所爭取來的陣勢瓦解,進而功敗垂成。所以這段時期是真正的鬥智鬥勇鬥力,各種機會的出現完全看雙方是如何去掌握自己和對手的行動變化。真正決定命運的關鍵就是誰能佔據戰場上的主動:
看誰可以不斷調動對手而不被對手調動,看誰可以不斷壓制對手而不被對手壓制,看誰可以不斷打擊對手而不被對手打擊。
我們以此來不斷削弱對手氣勢,打亂對手思想,撲滅對手鬥志。這樣對手的陣勢漸漸就會不攻自破,並且思想武裝都會在受到不同程度的打擊下而失去正常的力量,甚至所有的人性弱點都在瞬間爆發出來。最後終於判斷失常,計劃失誤,行動失時……
打擊原則5:以逸待勞
不斷的迷惑調動對手,讓對手對我的舉動感到迷惑不解,進而眼花繚亂;只得跟著我的腳步東奔西走卻仍舊應接不暇,疲於奔命。
只要我能不斷的調動對手,並且不被對手調動,那麼在形勢上我必然是一直佔據主動的。這樣持續下去給對手的打擊是讓其無法估計到我的真實意圖,為了抵擋我而不斷分散自己的力量,並且由於不斷的被我調動而導致自己成了疲憊之軍。這樣的持續下去,優勢就會漸漸的控制在我手裡。
所以我們一定要注意,如何能做到:
不斷調動對手而不被對手調動。
我們在戰場上所能看見的一切形勢和一切事件可能都是假的,所以保持一個冷靜的頭腦去清醒的分析眼前的情況就是最重要的,狂熱者的思維或被動者的態度都會導致我們漸漸的走向失敗。
僵持階段中最能產生對比的地方就是競爭雙方誰更穩定、誰更清醒。拘泥於小利小地的競技者最終都會被自己的小農思想所擊潰。其實得失之間,往往只有一線之隔。得可變為失,失可變為得。塞翁失馬的故事本來就是中國古訓中的一個經典。
那麼如何保持清醒的大腦呢?很簡單,控制慾望。每個人都有慾望,也都被慾望驅使著,競技中我們最容易受到驅使的慾望是求勝欲。慾望極度膨脹的人往往不適合去當做決策人,因為他所有的決定可能都是被慾望遮蓋了思想,做出的判斷就可能都是錯誤的判斷。古語有所謂:壁立千仞,無欲則剛。其實每個競技在競技中都應該學會剋制自己的慾望,同時想辦法激發對手的慾望。我們不是不想勝,而是沒有取勝的條件就不去強求,不是不想贏,而是沒有贏的條件就不去妄想。我們的一切行動都是要爭取主動,即使在我們形勢主動到幾乎就要取勝的時候也不過分的去催動自己的慾望,並且不被慾望所驅動。被慾望驅動者往往都是無理智的狂熱者,很容易喪失理智導致其行動盲目而衝動。只有能控制慾望的人才能時刻保持清醒理智的頭腦。
打擊原則6:出其不意
進攻是一種直接打擊方式。一旦我們率先發動了進攻,我們的攻擊點必然會暴露給對手,我們之前的所有準備所有計劃也就都會被對手發覺。所以:
我們一旦發動攻勢就要讓對手無法招架,否則這次進攻遭到打擊的人就不是對手而是我們。
找到一個合理而準確的主進攻點是必要的。這個進攻點最好是敵人最脆弱的地方,也最好是我們容易開啟突破口的地方。在找到主要進攻點的同時還要找到許多個可以調動對手防禦力量的佯攻點,適時做以“強烈”的佯攻,讓對手不知道我們直接的進攻意圖。當對手以為我們的主要攻勢集中在某個佯攻點時,他們就會將防禦重點設定到我們所佯攻的地方。這時我們再發動主動點的攻勢,這樣給對手的打擊是實質性的。可以讓其在相持中直接落於下風,讓對手覺得自己完全被我們調動和控制,進而漸漸容易出現一種被動沮喪的情緒。
出其不意的原則也可以用在估計對手行動的基礎之上,前提是在我們幾乎可以完全掌握對手的行動、計劃和意圖之後,然後直接從對手意想不到的地方位元組發動攻勢打擊對手。或者先一步完成對手的目標,給予對手通靈一樣的震撼。但掌握對手意圖行動需要我們對對手有深刻而全面的瞭解,並且能保證對手所瞭解的自己是錯誤的。這樣才能達到出其不意的最佳效果。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第五節 時機的意義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