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部分(第3/4 頁)
萬事都已俱備,就等東風。
他轉過頭,朝著東南方遙遙眺望,重山相隔,瞧不見戰況,只隱隱聽見隆隆震動之聲,彷彿天邊悶雷,滾滾不絕。
過了許久,那炮鳴聲漸漸轉小,側耳傾聽,風聲呼嘯,殺伐聲似有若無,待要細聽,一陣西風吹來,卻又什麼也辨不分明瞭。
旁側八名鷹騎按捺不住,請命前往巡探,貼伏鷹背,接連沖天而起,沿著雪嶺翩翩翱翔,朝東飛去。
過了半個時辰,四名鷹騎陸續飛回,都連連搖頭,說戰況慘烈,遍地屍首,苗軍、戰神軍潰不成形,正朝峽谷奔逃。
又過了一陣,東邊極遠處,又傳來陣陣炮鳴聲,越來越近,越來越清晰,眾人心中頓時又提了起來;猜測必是雙方已追入峽谷,火炮在峽間迴盪。
蚩尤心中怦怦大跳,突然有些後悔未將晏紫蘇一齊帶來。再過了片刻,炮火聲漸漸轉小,當是赤帝軍擔心引發雪崩,危急自身,不敢胡亂放炮。但側耳聆聽,又覺得太過安靜,反倒更加忐忑起來,坐立不安。末了又想,橫豎拓拔野在側,必會護她周全,心中方始安定。
如此胡思亂想,又過了一個多時辰,白雲飛揚,太陽徐徐西移,影子漸短。
忽聽南邊鷹鳥啞啞怪叫,沖天而起,接著又傳來一陣“那七、那七”的尖銳響聲,蚩尤心中一凜,轉頭望去,竟是流沙仙子騎著那歧獸疾衝而至。鷹族眾人見是她,鬆了口氣,放下弓箭。
那歧獸笨拙地衝落在地,在雪地上跳了幾步。流沙仙子一躍而下,秋波流轉,咯咯笑道:“很好,你都已經準備得差不多啦。”從懷中取一個碧玉圓匣,遞給他道:“除了這個。”
玉匣極重,放在手中陡然一沉。蚩尤奇道:“這是什麼?”那歧獸突然彈起六尺餘長的舌頭,飛速地舔了舔那玉匣,似是滋味不佳,興味闌珊,撲扇撲扇翅膀,便搖頭晃腦地匍匐在地,一動不動。
流沙仙子嫣然一笑,道:“沒什麼,只是一兩息壤,半斤紫火冰晶,再加五斤西海流砂所混合之物,聊以助興。等到雪峰崩塌,流沙沖瀉之時,你拋入沙河中便可以啦。”
蚩尤吃了一驚,她說的這三種東西乃是土族、火族、金族的至聖之物,尤其那息壤,莫說一兩,即便是幾顆細尖都極之罕見,她是從哪裡蒐羅了來?
正欲細問,忽聽一陣尖銳鷹啼,那剩餘的四名偵騎回來了,遠遠地揮舞碧磷旗,綠光閃爍,示意雙方大軍即將到達。
眾人大凜,紛紛各就各位,凝神戒備。
過了片刻,峽谷中果然傳來隆隆之聲,似是獸群齊奔,吶喊聲、衝殺聲也漸漸可聞,越來越響,宛如春潮澎湃,破冰躍澗。
狂風鼓舞,雪沫紛飛,被那轟鳴聲所震,峽谷兩側山崖竟似隨之微微搖晃起來。
蚩尤臉上不動聲色,心中卻跳得越來越快,緊握雙拳,掌心全是冷汗。眼見鷹族群雄翹首眺望,手中火把不住得微微顫抖,更是大凜。
先前黃沙嶺上,就是因某人太過緊張,倉促點燃火引,才不得不提前開炮;眼下情勢不同,奔在最前的乃是己方大軍,如若再出現這等情況,勢必危矣。當下傳音提示,命眾炮手將火炬後移,凝神等待號令。
過不多時,突聽殺聲大作,直傳雲霄,前方峽谷轉折處,陡然衝出一眾獸騎,接著越來越多,旌旗翻卷,沿著峽谷左岸,朝上游洶洶不絕地狂奔而來。
蚩尤心懸在喉,凝神略數,一千……兩千……五千……一萬……一萬五……兩萬……大軍如海潮倒湧,疾速賓士。
猛獁奔踏,獅虎怒吼,鷹騎飛獸黑壓壓地懸在上方,看似潰亂,實則卻井然有序,除了極少數騎兵在轉彎奔衝時,被旁側的猛獸撞入滾滾洪流,其他大多安然無恙。
“轟!轟!”後方火炮呼嘯,接連飛來,怒河驚濤掀湧,大浪滔天。兩側崖壁石迸壁裂,時有大石翻滾墜落,獸騎驚嘶,人潮紛湧,驚險萬狀。
過了一刻鐘,奔湧的獸騎漸漸轉少,後方怒射而來的箭石卻越來越多,不斷有人翻身墜馬,捲入滔滔怒河之中。兩側山嶺上的鷹族戰士紛紛搖動碧磷旗,示意峽谷中的己方大軍已然奔盡。
蚩尤心中大凜,略一數去,奔卷而過的大軍僅有五萬餘人,他從蒼梧之淵帶出的九黎百姓共約七萬之眾,加上刑天戰神軍,至少當有八萬人,以次算來,這一場大戰己方傷亡的戰士竟已近三萬!又是驚怒又是痛惜,殺機大作。
當下縱身躍上太陽鳥,凌空盤旋,等到最後一個炎帝獸騎衝過“鬼見愁”,轉入峽谷支流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