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歸途(第2/3 頁)
,安慰道:“沒事,等以後哥哥慢慢教你。”
“嗯!”
然後徐淨山便幫它讀了一遍宋太傅的書信。書信中,字裡字外都透出了老人家對小狐狸的慈愛,甚至結尾處還不忘了告訴它,院子裡哪一處又給它藏了兩錦囊的丹藥。小狐狸聽完便開開心心的跑院子裡挖去了。
讀完了宋太傅的信,接下來便是姬常有的書信了。
撕開了那張寫著徐兄親啟的信封,師兄弟兩顆腦袋湊在一起讀到:
“徐兄:
承蒙兩位不棄。倘若當日沒有二位出手,季某怕已是命喪黃泉。如今雖是苟活性命,可久住於此畢竟不妥。與老師相議之後,我們打算易容遊歷。只是可惜兩位的救命之恩,我卻難以報答。
倘若是日後難以相見……哎,不說也罷,只是季某心有慚愧。淨山兄,當日與你所說,叫作西出陽關無故人,但其實細細一想,季某已是十分幸運了。一來是得以與二位相識相交,二來則是身旁也有宋大夫相隨。只是異地他鄉的,倒也是寂寞的很。
”
讀完這洋洋灑灑的幾百字,徐厚林已是唉聲嘆氣。徐淨山卻有些苦惱,他本想趁著這次回程,把和陳大老爺所議之事和姬常有言說的,可誰想姬常有卻已經出去遊歷了。
他反覆閱讀這封信,希望可以找到什麼重點。一直讀到第三遍時,徐淨山才注意到,姬常有似乎是特意的提起了那天所說的詩句。
西出陽關無故人嗎……
再考慮到姬常有表明的態度是覺得孤單的話,那就是不出陽關嗎?又要遊歷……
徐淨山有些哭笑不得了,倘若這真的是太子殿下的暗示的話,那可真的是有些牽強了。
默默的嘆了一口氣。沒辦法啊,這事關係到姬常有的前途,自己這個當朋友的只能走一趟了。
差不多等到一人一狐的情緒都恢復後,徐淨山趕忙提議早些上路。其實徐淨山此時著急的很,倘若姬常有真的是在陽關的話,那自己等於是要把大燕國從東到西都給走一遍,而自己又得先回山上請示過師父才能再下山,這樣下去,只怕會誤了時機。
於是兩人一狐走出了錯綜複雜的小巷後,又去那全國連鎖的馬行租了兩匹馬,又是這樣馬不停蹄的趕路整整一天,兩人這才來到了當初出發的第一個城池,懷深城。
當兩人來到北門時,發現此時的場景與當日城牆上所見已經相差甚大了。經過了張擇端不斷的努力,此時的城門外已經建起了一片有序的棚區。當日的災民都住在這裡,而離城較遠的一片荒地此時也已經被開闢成了一畝畝的新田。徐厚林不斷地感嘆著,連徐淨山也不由得佩服張擇端這人的能力。只是不知道像這樣的一個人,又為什麼會被朝廷所拋棄。
感嘆著,徐淨山便建議到,既然災民已經被妥善的安放了,那大家不如早點去馬行把馬退了,然後回去。
誰料徐厚林卻堅持要在這裡留住一天,好再去拜訪一下那位為國為民的張城主。
徐淨山勸不動他,便只能答應了。於是師兄弟兩人先去馬行退還了馬匹之後,依然選擇了之前住過的那家小客棧。徐淨山是有苦說不出。
兩人一狐隨便找了家麵館吃過東西后,便啟程去往城主府拜訪張擇端。值得一提的是,由於為了避免他人不必要的關注,小狐狸沒能吃上面館裡熱乎乎的麵條,這讓它有些生氣,於是小狐狸從徐淨山的包裹裡拿了顆宋太傅送的丹藥,像吃糖豆一樣,嘎嘣一嚼就給嚥了下去。此舉讓師兄弟兩人都感到了滿滿的來自資本的壓迫感。
兩人一狐來到了張擇端的府邸門前,徐厚林上前和門房言說是張擇端老鄉後,門房便跑裡面去通報了。
當聽到當日裡捐錢的兩位小友的名字,張擇端趕忙跑出來相迎。
三人碰面,表面和氣,可徐淨山和張擇端在暗地裡卻早就結上了樑子。
一見到面,張擇端便道:“當日真的是多謝兩位小友的幫助了,如今災民們都已經被安排妥當,再多撐個一段時日,他們就可以自給自足了。”
“張城主當真是治國之才啊!”徐厚林由衷讚歎道。
“不敢當,不敢當。張某才小,也只顧得到這個小地方了。”
“張城主,謙虛了啊!”徐厚林感嘆道。
他回頭望向天井裡的那塊天空久久不語。
過了良久,徐厚林才回過神來,他道:“同在一國,這懷深城的天卻比汴州所有地方都要來的乾淨。早些時候我們還在擔心,這麼大的一個爛攤子,也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