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章母子生隙(第2/4 頁)
的鳳冠,一下子被吸引住了,嘴中嚷道:“帽紙!帽紙!”
元春一愣,夏守忠這時抓住時機在元春身側低聲說道:“娘娘,小郡主這是和娘娘有著天大的緣分啊。”
聽了這話,元春猛地省過神來,對身後的抱琴道:“拿頂鳳冠來。”
按照皇家的禮儀,皇妃出行要準備不同的衣物和鳳冠,所以,在大殿寢宮內間有好幾頂鳳冠。
賈萱望著托盤內的那頂鳳冠,伸手去拿,結果卻拿不動,小嘴一咧,眼看就要哭了,嚇得抱琴不知所措,黛玉忙上前,“這丫頭平日裡被慣壞了,娘娘萬不可如此,傳出去御史會彈劾王爺的。”
元春聽後神情果然一振,夏守忠這時面容動了一下,心中嘆息一聲,上前一步接過抱琴手中的托盤,笑道:“縣主說笑了,娘娘這是送給晚輩的玩物,不值得什麼,這是家事,沒人會嚼這個舌根。”
抱琴和女官們都立刻長舒了一口氣,元春臉上也露出了些笑容,不經意地望向賈母,賈母卻坐在那裡低頭不語。
王夫人臉色難看,長期與賈母在後宅勾心鬥角,自是鍛煉出了一雙火眼,雖說看不大懂,但卻瞧出了其中的蹊蹺,更是明白自己的女兒元春隱隱落入了下風,氣得嘴唇一陣顫抖,乾脆上前提醒道:“娘娘,時辰不早了。”
元春正有些不知所措,聽了這話,忙笑道:“老祖宗,我找林丫頭說兩句話,待會再過去。”
“寶玉大伯說了。”
賈母笑了笑,接著給探春傳了一個眼神,示意她過來。
探春明白老太太的意思,走過來施了一禮,方接過元春手裡還在鬧騰的賈萱。
大殿內一片沉寂。
黛玉著實沒想到元春會親自來見自己,來的路上賈赦將乾清宮內的事情原原本本和她說了一遍,這才知道神京陷入了危局,沒想到被賈琦給猜中了,最壞的局面還是出現了,周德勳的貪心將大漢拉入了危局。
大漢這是怎麼了?
一時想不明白,只好慢慢把目光望向了賈元春,元春也把目光望向了她。兩人的眼神都是非常凝重。
元春長嘆了一聲,靠在椅背上,望著坐在自己身側的黛玉,過了一會才說道:“天地不仁,大漢如今陷入了內憂外患之中,不到兩年的時間便失去了三位皇帝,有傳言說這是老天爺對劉氏的懲罰,不過百姓是無辜的。事情的原委大伯應該和你說了,我也不用這些所謂的大義來給你施壓,只是你想和你說一聲,老國公給在中原的琦哥兒送去了求援信,想來這一兩日就會送到軍中,在這之前,無論是為了城外的百姓,還是為了勤王大軍的安全,都要擊潰或趕走這八萬前來圍城的韃靼騎兵。”
說完,又苦笑道:“我沒有為難你的意思。”
黛玉沉默了,好久才自顧自說道:“其實娘娘不用親自來的,王爺臨走時說了,在保證陛下和娘娘安全的前提下,濟寧侯可以適當的調整軍隊的防守,留下的手令就是這麼寫的。”
說到這,從袖中掏出一張信箋。
元春拿著那份信箋仔細看了看,就是這麼簡簡單單的一張紙,就可以調動整個京營人馬,上面的內容也讓元春有些動容了,來的路上她內心也對賈赦產生了一絲不滿,埋怨他不替自己和皇帝考慮,這份手令卻是打了她的臉,上面沒有提及賈家一個字,全是關於自己和皇帝的。
“我素乏捷才,且不長與心計權謀。”
元春笑著說了一句,又問道:“既然琦哥兒猜到了這些,可另有安排?”
黛玉:“娘娘說笑了。王爺說了,只要皇城平安無事,軍心就不會亂,步軍營和京營就定能守住神京。”
元春有些不安了,這是她第二次聽到這樣的話,也清楚像賈琦、吉安這樣的人不會平白無故說出這樣的話來,定是神京還有著不穩定的因素。
也許自己該找個人問問了。
西梁王府,延恩堂。
林如海這時把書往書案上一擺,只覺得索然無味,十分不耐煩地站了起來,信步來到書房後的花園中,幾株臘梅開得正盛,空氣中瀰漫著淡淡的幽香,林如海觀賞了一會兒臘梅,又繼續在小花園內轉悠,不多時,身後傳來了王嬤嬤的聲音,“老爺,園子裡開宴了。”
林如海依然十分平靜,“知道了。”
王嬤嬤猶豫一下,勸道:“外面天冷,老爺還是回屋去吧。”
“知道了。”
林如海笑了笑,又問道:“可知那府裡大老爺?”
“舅老爺出門去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