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0章原來如此(第1/3 頁)
淮南王劉旦失魂落魄離開皇城,文淵閣大殿內發生的事情震驚了所有人!
最後關頭竟然是賈琦保下了劉旦。
這怎麼可能,太后都被驚動了,只是她跟小皇帝的反應差不多,瞭解了具體情況後,並沒有駁了賈琦的面子。
在這等敏感時刻出面保下自己,就是賈琦也承受了不小的壓力,他清楚,宋溥彈劾自己不僅僅是為了穩定朝政,更是得到了宮內的示意,至於是誰,大家心知肚明。
這麼大的事情,說不得日後的史書上都會記上一筆。
如此大恩情,不說結草銜環相報,至少內心也該銘記恩情。
只要一想到是賈琦救了自己,素來愛面子,視賈琦為仇人的劉旦就覺得丟臉,賈琦如此行為不僅僅是當眾打了他的臉,更是狠狠惡心了他。
老天何其不公!
他身為上皇親子,僅僅比賈琦小上兩歲,如今身份地位天差地別,若非出現叛亂,他早就順順當當地坐上了東宮寶座。
訊息如風一樣,迅速在神京城內掀起一片議論。
賈琦如此反常的行為,不僅使得太后和小皇帝心生詫異,更在楊漣心中引起一陣劇烈波瀾。
就在楊漣苦思冥想之時,李守中敲開了他辦公房的房門,給他送來了一個震驚萬分的訊息,他自請辭去御使大夫一職,並同意賈琦所提出的御史臺改制方案。
這讓身體虛弱的楊漣激動的咳嗽了好長時間,唬的當值主事忙將太醫請了過來,還好虛驚一場,不過,這也讓有心人看透了楊漣的虛弱。
楊漣將辭呈慢慢放在書案上,心中在想著這件事對朝廷的影響,其實他也傾向於對御史臺進行改制,但也不希望以賈琦為首的軍方掌控御史臺的部分權利,這不符合文武權利的平衡。
大漢承平百年,可文官集團的勢力依舊沒能徹底壓制勳貴集團,甚至經歷數次清洗,軍方大部分權利依舊被牢牢掌握在勳貴武將手中,這其中有著太祖太宗遺訓的緣故,更是和文官集團自身缺陷有大關聯,雖說眼下天下太平,那也只是指大漢內部,邊疆還是有不少戰爭糾紛的,每年大小戰事也不少,勳貴集團再爛,那些戍守邊疆的武將依舊是大漢軍方的中堅力量,不像文官集團為了遏制勳貴推上去的全是水貨。
每次皇權更替都有站錯隊的勳貴在文官集團的推波助瀾之下遭到清洗,白白消耗了大漢的元氣,使得國力衰退。別的不說,單說開國一脈,要不是出了賈琦這麼個妖孽,都不知道有沒有重起的機會。
現如今在中原領兵平叛的忠靖侯、定城侯還有忠誠伯等人都是出身開國一脈,這些人雖說有著各種各樣的問題,但,他們卻實實在在的穩住了糜爛的局勢。
只要不是傻子,都看得明白今後大漢權利將被勳貴軍方所掌控,不管是為了大漢疆域的安定,還是為了皇室顏面,太后和小皇帝都得捏著鼻子預設了,就如一早賈琦保下劉旦之事,欺君,這可是重罪,原本宗人府的意思是除爵圈禁,可是賈琦一句‘劉旦乃上皇親子,且上皇子嗣單薄,皇帝赦免淮南王之罪,不僅是孝道,更是為上皇祈福。’。
賈琦輕飄飄一句話,內閣甚至小皇帝都得認真考慮,不敢輕易作出決定,最終請示了慈寧宮。
無論是小皇帝,還是內閣,此刻都需要賈琦的支援,不說京畿,就是江南與河南都有著諸多賈琦舊部領兵鎮壓平叛,眼下情勢如此與其瞎折騰,還不如賣賈琦一個情面,至少他不會亂來。
除了劉恭等能威脅到皇權的,其它的事情楊漣都能容忍,可是,他必須搞清楚,李守中為何會突然轉變態度,這讓他懷疑其中有著不可告人的交易,他要確認兩方勢力沒有合流的可能,否則他寧願清流集團繼續做大,也不會讓這種可能情況出現。
“為什麼?”
沉默良久,楊漣嘆了口氣問道。
“聽說當今打算親政後給首輔封爵。”
李守中臉色平靜,直接開口道:“我知道,宋溥彈劾淮南王有著穩固朝政的目的,只是,淮南王畢竟是上皇親子,不知首輔是否忘記了上皇昔日的恩典?”
沒有理會楊漣漸變的臉色,李守中悠然笑道:“當今對首輔可謂是非常敬重,這放在任何人身上都會感恩戴德以報君恩,首輔如此,我也可以理解的。”
“那又如何?當今也是上皇親子,老夫自認沒有做錯什麼。倒是李大夫所作所為可能給朝廷帶來動盪,不知又安的什麼心?還有,前日你去清虛觀做什麼,為何賈琦昨日會登你李府的大門,你們到底都談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