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7章被迫妥協(第1/3 頁)
次日天剛亮,永定門的步軍營軍卒便發現了城外的異常情況,三里外出現了一支軍隊,有數萬人之多,守將急上城樓觀望,只見旌旗蔽日,塵土遮天,守將大驚,旗上大書‘左軍都督府’,這是駐紮在豐臺大營的左軍都督府兵馬到了,永定門守將不敢耽誤,連忙讓軍卒放下閘門並給內城和皇城預警。
又過了一會兒,三萬大軍浩浩蕩蕩出現在神京城外。
永定門前,豐城侯黃宗澤身著甲冑,手握刀柄,騎在戰馬上,在他身後跟著上千名左軍都督府軍卒,“城上是何人守城,本督奉命領兵馬入城,快快開啟城門,否則耽誤本督軍務,小心爾等的腦袋。”
他聲音如雷,喊叫聲傳遍了永定門內外,擱往日他這位國舅爺一露面守城將領軍官早就圍上來行禮打招呼了,此刻卻遭遇到了冷遇,儘管如此,他依然沒有離去,仍舊叫喊著讓守軍給自己開啟城門。
“豐城侯還是退回去吧!”
這時,永定門守將終於趕了回來,他站在城樓上,衝著黃宗澤大喊道:“無旨調兵進城與謀反無異,還望侯爺能夠想清楚,本將已經通知了兵部和內閣,相信要不了多久就會有訊息傳來。”
他一邊說,一邊讓軍卒掀去炮衣,做著大戰的準備,永定門城牆上頓時一陣大亂,無數士卒來回奔跑,他們不是經歷戰火的精銳,僅僅是接受過基本訓練的樣子兵,沒有什麼戰力,守將看得目瞪口呆,不過也沒辦法,只能期望兵部和內閣抓緊派人前來。
看著混亂不堪的步軍營軍卒,黃宗澤忍不住哈哈大笑,他調轉馬頭,對著身後的軍將大喊道:“你們看看,這就是天子腳下戍衛京師的兵卒,當真是笑話,你們要記住這一幕,要深以為恥!”
“嗚--”
就在這時,永定門的西南方向傳來一聲號角,緊跟著遠方又傳來了一連串的號角聲,號角聲在天地間迴盪。
不一會兒,一陣馬蹄聲從遠方傳來,只見一隊騎兵出現在官道上,迅速奔到城門下,為首軍官揮手大喊道:“卑職是後軍都督府騎營千總官,奉都督之令前來給侯爺遞個話,希望侯爺能以大局為重,後退三里,不要進城。”
突然出現的騎兵讓守將大驚,聽著下面傳來的叫喊聲,頓時喜出望外,知道這是駐紮在西山大營的後軍都督府兵馬趕來了,看樣子是來阻止豐城侯率軍進城的,無論雙方誰忠誰奸,只要後退不靠近城牆就行。
想到這裡,探出頭大喊道:“侯爺,大家都是效忠與陛下的,沒有同室操戈的道理,卑職也是敬佩您的風骨,無論您得了誰的命令,但是肯定不願意看到京城大亂,上頭有上頭的心思,但是咱們都是當兵的,沒必要摻和進去,還望您能夠想清楚。”
黃宗澤現在處於一種兩難的境地,本來他根本不想也不願意摻和進去,但是太后的旨意他又不得不尊,何況還拿出了先帝的遺旨,大漢有著極其嚴格的軍營調動制度,他這個大軍統帥也只能臨時調動千人規模的軍卒,千人以上的軍營調動必須提前上報兵部和內閣,否則事後追究起來就是重罪,罪當論斬。
當然,若情況緊急,他作為統帥也可以行便宜之權。
如今永定門緊閉,側翼還有後軍都督府的騎營虎視眈眈,一旦發生衝突,後果不是自己可以承受,搞不好會引起幾方大戰,這不是他願意看到的,可是又想起太后的諭令,立刻陷於一種兩難的境地。
這時,兵部右侍郎忻城伯劉慶忠任匆匆趕上城牆,抱拳道:“豐城侯一路辛苦了!”
黃宗澤一怔,對他笑道:“呵呵!客氣了,不知劉侍郎可是前來傳達兵部軍令?”
劉慶忠擺擺手,口氣變得嚴厲起來,“太后旨意:立刻宣左軍都督府都督、豐城侯黃宗澤入朝,在養心殿議事。”
說罷,也不等黃宗澤說話,便接著道:“豐城侯還是快請吧,太后、太妃、皇后以及貴妃娘娘還有內閣諸位大學士、六部尚書都已經到了養心殿,就等您了。”
那守將:“放下吊籃!”
“放肆!”
劉慶忠有些不滿地瞥了他一眼,道:“豐城侯是太后親侄,當朝宗親勳貴,怎能如此欺辱,不可胡說,快快開啟城門!”
“可是”
不等他再說,劉慶忠便一擺手止住了他,“豐城侯是大漢皇室宗親,肯定心向大漢,不會做出糊塗之事。”
說完,他一轉身,向城門急速而去。
神京城內,各城各個坊市內彷彿死水一般沉寂,這時,一陣馬蹄聲從遠方傳來,只見一隊騎兵出現在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