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誰是真兇(第3/4 頁)
派人進去搜查,聽說,要等宮裡的旨意。”
“旨意,又要宮裡的旨意。”
趙煒嘆了一口氣又道:“難道沒有旨意就這麼一直拖著?”
“不要急。”
孫玉麟喝了一口茶,又笑道:“最多三兩日就會有結果了,雖說禁軍廢了些,但要想在短時間內將他們殺害,沒有六七百人是做不到,這麼多人藏在一處,吃喝消耗非常的大,餓也餓死了他們。”
“那就好!”
趙煒點了點頭,要擱以往,只要入西山大營按名冊清點就知道有無兵卒缺失,然而因為劉恭一事,兵部對步軍營進行了清洗,一部分軍官將領被殺被貶,還有一部分軍卒失去了蹤跡。劉恆接手後,又進行了一次整編,這樣又有一批數目不詳的軍官與軍卒離開了軍營。
孫玉麟瞥了他一眼,嘆了口氣道:“這件事對於皇室威望打擊非常的大,不僅僅是太皇太后丟了臉面,皇室更是失去了威信,還有陛下,所有人都清楚高巍為何被刺殺,然而陛下僅僅下了一道嚴查的旨意。下午的慘案,陛下至今沒有給個說法,
這讓很多官員都心生不滿,雖說他還沒有親政,但該有的態度還是要表示的,也不知他到底是如何想的。”
這個高巍死得太巧了,他這一死,直接引爆了百官與宗室之間的矛盾。
沉默了片刻,便又問道:“你說,這件事有無可能與陛下有關?”
這句話太驚人了,趙煒的眼中閃出光來。
他作為主審官,自是非常清楚案情的整個過程,他也懷疑過宮裡,因為從高巍做出決定到他從京城出發這中間僅有不到一個時辰,也就是說,這個訊息在第一時間就洩露了出去,不過在場的都是皇帝的心腹,按理說不該傳出去的。
人就是這麼奇怪,一旦有了疑心,這個懷疑就會無限放大,一瞬間趙煒想到了無數種可能,最終發現此事對於皇帝非常的有利,按照目前的情況,劉恆身上的步軍衙門提督的差事肯定會被剝奪,另外還有清繳被佔百姓田地經過這件事不會再有阻力,他將獲得一部分民心。
最大的收穫就是,太皇太后失去了百官的敬重,她的懿旨在百官心中失去了公信力,此消彼長之下,皇帝的話語權會逐步加重,內閣和六部各衙中將奪取更大的權利。
這麼看來,小皇帝選擇沉默也就說得通了。
可惜高巍這個保皇派的忠臣了。
皇城養心殿,當值的小黃門已經提醒數次了,但劉胥依然獨自一人站在大殿門口,望著天空細細紛紛飄落的小雪,他心中有一種說不出來的失落。
有得必有失,但是,他在這場爭鬥中拿到了主動權。
劉胥默默凝視著天空中紛紛揚揚的雪花,心中卻在考慮著明日文淵閣內各種可能出現的問題,官職坐到這個位置,沒有傻子,都是人精,他們不可能不懷疑自己,不過劉胥卻並不擔心,因為他們不會有任何發現此事與自己有關,最直接的就是,自己沒有沒有這個能力,但不管怎麼樣,明日他都有一個非過不可的關。
越過去,龍入大海,自此,他將開始逐步掌控朝政,慈寧宮那位將再也阻擋不了。
這時,劉胥轉身回到了小書房內,從書架中取出一個密匣子,從中取出一封信,這是山海關總兵長寧侯陳懷給他的回信,信中陳懷對於皇室的恩典感恩戴德,用祖墳來發誓賭咒會一如既往的效忠與皇室,他也派人進京了,如今正在暗中探查以賈家為首的勳貴軍方的情報,一有重大發現,第一時間會將訊息送進宮內。
陳懷雖說也是勳貴,但他更應該屬於保皇派,而且是十分堅定的那種,否則也不會掌握山海關這麼個戰略要地,關中有騎兵三萬五千,步卒四萬,再加上一些輔兵,只要需要,隨時可以抽調一直十萬人規模的大軍,騎兵三日之內可以直抵神京城下,這是皇室的重要外援兵馬。
當然,皇室也不是完全相信他,駐防在薊州的兵馬就是對山海關的一種防備。
正因為他有保皇派的背景,所以劉胥才在第一時間想到了拉攏他,出於對上皇的忠心,陳懷第一時間表達了對劉胥的支援,不僅寫信來表忠心,更是應劉胥的要求派了哨營精銳進京。
想到這,劉胥迅速寫了一封簡訊,蓋上寶印,抬起頭,高聲道:“來人。”
“嘎吱。”
殿門開啟,蘇培盛走了進來,躬身施禮道:“老奴參見陛下。”
“大伴,將這封信送到文淵閣交給值夜的鎮國公。”
“遵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