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章野望(第2/3 頁)
西梁王之所以能夠迅速平定江南的叛亂,就是因為他能迅速摸清叛軍的實力,掌握著叛軍的一舉一動,事事料敵於先,怎能不打勝仗。還有最重要一點就是,河南的大軍一盤散沙,各自為戰,相互之間也不通報敵情戰況,坐視友軍被叛軍攻擊,寧遠衛就是如此被叛軍輕易伏擊,甚至洛陽的陷落也是如此。”
吉安點點頭,“武安侯說的不錯,西梁王每次作戰必須探查清楚敵軍的人數、武器裝備情況,敵軍主將出身個人喜好等等,據此來制定作戰計劃,只要是西梁王制定的作戰,從來沒有失敗的,幾乎都是一戰擊潰敵軍主力。他麾下哨營,戰力非常強悍,能進入哨營的全是百戰老卒。”
秦威:“現如今有一個辦法或許可以扭轉戰局。”
老太后大喜,急道:“老國公請說!”
秦威直接道:“軍方曾經上書過先帝,只是並未被採納。”
“唉!”
老太后嘆息一聲道:“老身明白,只是,河南路途遙遠,快馬晝夜也要十餘日才能趕到,能來得及嗎?”
吉安見秦威沉默了,便接著道:“大漢朝如今能夠指揮大軍團多兵種協同作戰的人並不多,靖北侯廖永安勉強算一個,可是,他至今未能奪回黃河渡口南下攻開啟封府,七萬大軍完全成擺設。”
頓了頓,又接著道:“我們三個老了,根本不可能如此匆忙地南下,至於西梁王也不合適。不過聽他說,定遠侯楊志身體已經全部恢復了,他倒是挺適合的。”
“老身的意思是,時間上來不來得及!”
吉安沒有回答,反聲問道:“這有區別嗎?”
元春見老太后沉默了,便說道:“這件事就由三位老大人做主了,只要能打贏這場大戰,迅速平定叛亂,一切都有軍方做主。軍方遞上來有關河南平叛的摺子,陛下會第一時間用寶印。”
乾清宮內猛地一靜!
只要不是傻子,都能聽出元春這話中的深意,張皇后和太妃心中一緊,目光齊刷刷看向秦威三人,老太后的臉上竟出現了一絲意味深長地笑意,元春兩眼閃著光。
三人相視了稍頃,秦威道:“老臣遵旨。”
說著,三人徐徐跪下了。
河南和神京一樣,也下起了大雪,大雪下了一天一夜,天地間白茫茫一片,臘月的雪天轉眼就黑了,只有轅門口那一排火盆照亮著周邊,雪花從黑空飄落下來,火盆裡木炭噼噼啪啪火光四射炸響了起來。
這裡是勇衛營駐紮在黃河渡口邊的軍營,十日前,靖北侯廖永安便領軍抵達了此處,此時天已經黑,冬日無事,絕大多數計程車卒都早早睡去,但中軍大帳中依然燈火通明,廖永安的親兵站在大帳外,戒備得十分嚴密。
一炷香前,一輛馬車透過黃河渡口,來到了勇衛營,此刻馬車的主人正在中軍大帳內。
大帳內,靖北侯廖永安靜靜地坐在帥座上,左下方坐著一位身著道袍的白髮老者和一位披著大氅、依然罩著斗篷、只露出兩眼的青年,如果賈琦在此,一定會驚訝萬分,因為這兩位正是消失已久的義忠郡王劉瑞和原陝西布政使曾靖。
廖永安自顧自地斟了一杯酒,一邊輕聲說道:“沒想到世子會親自過來,就不怕本侯將您扣下送進京城換取功勞。”
劉瑞望著他,“侯爺是皇祖父一手提拔重用,想來也不願意見到如今的景象。”
廖永安端起酒杯一飲而盡,端著酒杯的手有些微微顫抖,放下酒杯,拿起酒壺又給自己斟了一杯酒,雙手捧起,“您應該清楚年後韃靼人會舉族南下扣關,朝廷已經在做大戰的準備了,如果您在這個時候舉兵北上攻打京畿,會有什麼樣的後果,想必您非常的清楚,就不能再等等?”
說著一口將酒喝了。
曾靖見劉瑞沉默了,便撫須笑道:“侯爺該清楚這是咱們匡正時弊的最好時機。如今天子年幼,相權完全壓制了皇權,長此以往下去,這大漢還是不是姓劉都是兩說,此時不爭,更待何時!”
曾靖慢慢站了起來,見廖永安沉默了,便又勸道:“世子一直都清楚侯爺是忠於聖人、忠於皇室,否則也不會冒此風險渡河來到此處親自見您。
如今天子年幼,才智和能力均不足以肩負這大漢的江山社稷,只有世子才能擔此重任,世子是聖人親自撫養長大,自幼在龍首宮刻苦讀書,聆聽聖人的教誨,繼承著聖人的遺志,只要繼位,定會成為大漢的中興之主。”
曾靖說得天花亂墜,廖永安卻依舊沉默不語,因為他清楚,這件事沒他們所說的這麼容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