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第1/4 頁)
大歡喜。而虔誠下跪求拜的人,不管靈不靈驗,首先求一個心安。
2008年以來,經濟危機餘波震盪,求神拜佛的人一時間絡繹不絕,以至於某座寺廟打算免費向大眾開放,讓佛光普照到更多凡世中人。
經濟形勢好的時候,人們忙著開拓市場,忙著開足馬力生產產品,來往於客戶之間,無暇到寺廟裡燒香,而市場前景不妙,才想到了向神靈求助。這說明一些人的所謂信仰,不過是臨時抱佛腳,需要的時候燒香,不需要的時候保持距離。
它折射出現階段很多人的信仰現狀:無信仰狀態。
真正的信仰者,所信奉的應該是存在於萬事萬物中的唯一真理。它可能是一種精神,或者一種理論,但首先,它必須是抽象的,而且具有唯一性。
我們現在遇到的問題,可以分為兩個方面,一是無信仰者並非沒有信奉的物件,而是他們信奉的並不能歸結為真理。金錢崇拜或物質崇拜,也是一種精神的歸依,但無論是金錢還是別的實體,雖然在某一時間段能慰藉人們的內心的空虛,卻不能成為人們永久的精神支柱。二是現實生活中不少人缺乏信仰,於是人心無從掛靠。華東師範大學教授李向平評說國人的信仰現狀是“缺乏一個真實的神聖基礎值得掛靠。”他又說道:“如果說,人心掛靠在經濟發展,市場總不穩定;人心掛靠在某種權力,權力卻不很權威;人心掛靠在文化,文化卻在產業之中被消費了。”所以,信仰問題解決的,是人心掛靠何處,歸依何方。
人心無歸依,缺乏信仰,就容易被外在的力量所左右,所扭曲。信仰是行為的源頭,當源頭缺乏堅定的信念,行為也就被導向錯誤的方向。方向錯了,結果必然也是錯的,錯的結果無法帶來滿足感和快樂感,於是人們祈求的幸福也就無從著岸。
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不能沒有信仰,作為個體的人同樣如此。人們可以自由選擇信仰,但不能沒有信仰,不能沒有追求的目標。對一個國家或民族而言,其信仰可以是某種宗教,也可以是某種信念;對於個人而言,信仰選擇範圍更大。上至國家、民族,下至宗教、信念,甚至某個人,某種現象但無論是國家、民眾還是個人,追求幸福是他們別無選擇的共同信仰,幸福是全人類共同追求的目標,是隱藏在一切信仰背後的真正目的。
第三章…幸福浪潮悄然而至
人們常用“洶湧澎湃”形容海潮上湧時不可阻擋的宏偉氣勢,人類社會正在經歷的一股新時代浪潮,同樣具有震撼人心的壯美。只不過,這股洶湧而來的浪潮並不在於形諸於外的聲音或形狀,而在於人心的感悟和追隨。
這股名為“幸福”的潮流,挾帶著萬鈞之勢,向著全世界各個角落逐漸推進。一個不可辯駁的事實就是,無論是富國窮國,無論是城鎮鄉村,在時代氣息吹拂得到的每個角落,越來越多的人與這股浪潮產生共鳴。
隨著匯入該潮流的人數以倍數劇增,潮流喚醒民意,而民意促成新思潮,“幸福”衝擊波在各國人民推波助瀾之下,正在由遠及近,洶湧而來。
這股幸福浪潮雖然看不到摸不著,但有心之人卻不難感覺到:它正在走進人們的心靈,並促使人們思考一個非常現實的問題:我如此拼命掙錢,到底是為了什麼?為出人頭地,為光宗耀祖,為讓看不起我的人啞口無言最普遍的回答是養家餬口,為家人的幸福、為自己的幸福準備更完備的條件。這些答案都沒有錯,但如果沒有和諧友好、平衡發展的社會環境、生態環境,個人的幸福則無從談起。所以,構築一個和諧的大環境,使得身處其中的人們真正感受到安心、快樂,人人臉上都帶著笑容,作為個體的人及其家人才會有真正的幸福。
一、當幸福成為一種時尚
2012年國慶期間,中央電視臺開展了一次以“你幸福嗎”為題的街頭訪問調查,當記者問到某個躲閃不及的路人“你幸福嗎?”他答曰:“我姓曾!”這個讓人忍俊不禁的答案被喻為“神一樣的回覆”,很快被瘋傳,紅遍網路上下,無數人樂此不疲地加以調侃、臆想卻不知道,這一股熱議之風不過是全世界正在興起的“幸福”時尚大潮中一朵小小的浪花。
時尚並非現代社會的特有產物,在漫長的歷史中,儘管不同時期時尚所代表的主題各不相同,卻有一樣始終不變,那就是無論什麼樣的時尚,其實現流行和演變的方式都必須藉助於傳播速度的加快,傳播範圍的擴大。唯有這樣,其所代表的概念才具有向前延伸的意義和活力。
我們如今面臨的一個新趨勢,乃是“幸福”正在成為一股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