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0章 他們給的實在太多了(第3/5 頁)
讓誰打踢替補都是一種浪費,所以新陣型將會是一個雙前鋒為基本框架的打法。
而像馬科斯·阿隆索這樣的球員,如果去踢傳統的邊衛又會威力大降,所以還是要堅持邊翼衛、或者是邊前衛的踢法。
再加上隊內踢三中衛體系已經是如魚得水,包括大衛·路易斯、特里,或者是阿克、祖瑪這些小將都頗有心得,也沒有必要去改變。
因此,新陣型也就浮出水面了——
不是3-5-2,就是3-4-1-2!
其實這兩個陣型的區別並不是特別的大。
無論是3-5-2還是3-4-1-2,在中場的配置就是兩個邊翼衛外加三個中場的組合;
兩者的區別就是3-5-2更偏向於用一個後腰與一名全能中場加一名偽邊鋒,這就有點像上賽季尤文圖斯陣中,皮爾洛+博格巴+比達爾的站位。
而3-4-1-2,則是兩名後腰球員,外加一名前腰。這個陣型其實在當今世界足壇稍稍有點落伍了,使用的教練並不是很多。
如果要舉例的話,就是在後來擁有n的大巴黎使用了這個陣型,讓梅西踢前腰,前面頂著姆巴佩和內馬爾。
但在大約十五年前,這種雙後腰配置的3-4-1-2陣型是很流行的,中間再配上兩名邊前衛和一名進攻型中場。
特別是在2002年韓日世界盃決賽時,巴西國家隊與德國國家隊的首發陣容,比賽雙方主教練都排出了這樣的3-4-1-2陣型。
以巴西隊為例,門將馬科斯,三中衛是盧西奧,羅克·儒尼奧爾,埃德米爾森,兩邊的翼衛是雙卡,卡福和卡洛斯,中間的雙後腰是吉爾伯託·席爾瓦和克來伯森,前腰羅納爾迪尼奧,前鋒是裡瓦爾多和羅納爾多。
德國這邊同樣是克洛澤+諾尹維爾的雙前鋒組合,但由於在他們身後的巴拉克的缺席,對德國隊進攻火力的影響很大。
這場決賽也代表著3-4-1-2陣型在世界足球陣型歷史中走向了頂峰,巴西國家隊最終也依託強大的3r鋒線組合成功地奪得世界盃冠軍。
但是這樣的配置,對於普通球隊來說是弊大於利的。
進攻型中場必然會受到對手嚴密的盯防,從而難以組織起有效的進攻。
由於無法在前場組織起有效的進攻,會使球隊陷入困境,導致邊前衛迫於防守壓力退到後場,使陣型轉變為現實意義上的5後衛陣型。
而一旦進攻端受到了影響,球隊的防守端也會被進攻的軟弱所拖累。
這也就是為什麼擁有梅西的大巴黎才敢用這樣的陣型……
但不是每支球隊都有梅西的,而且當梅西狀態不佳,或是被看死的時候,球隊的表現照樣不會太好。
於是,有教練就想到了改變。
後來就出現了以尤文圖斯為代表的新型3-5-2陣型。
新型3-5-2陣型對中場的部署進行了一定的調整,由原來的雙後腰兩邊前衛單進攻型中場變為單後腰,兩邊前衛雙進攻型中場的配置。
這兩名進攻型中場,或者有時候可以說是中前衛,能夠分散對手的盯防,更容易在前排發起進攻。
不過這一改進也有它的弊端,當後腰減少至一人時,後腰位置上球員的壓力陡然增加,他必須要一個人負責三名後衛前的廣闊區域。
而在進攻時,後腰也擔負著重要的任務,因此要讓該陣型充分發揮作用,必須要有一名出色的後腰隊員——在尤文陣中,這個人就是皮爾洛。
到了切爾西這裡,就是潘毅的愛將,坎特。
雖然兩人的特點不同,但同樣可以擔負起3-5-2陣型中這個單後腰的作用。
而對於這樣的一個3-5-2,潘毅也有著清晰的認識。
他的優點,與3-4-3有點類似,但也有不同。
相同的地方,就是透過增加一名中後衛,從而減輕了兩名邊前衛的防守壓力,這既體現在進攻端,也體現在防守端。
在進攻時兩名邊前衛(邊翼衛)可以毫無顧慮地壓上助攻,同時也可以增強球隊在中場的掌控力;
而在防守時,兩邊前衛(邊翼衛)會與靠後的三名中衛組成5後衛防禦體系,最大程度照顧到球場的寬度。
而跟3-4-3不同的是,3-5-2陣型是一套進攻偏向中路的陣型,在這個陣型裡,球員大多分佈在球場的中路。
從中後場至前場,三名中後衛加三名中場與兩名前鋒幾乎都處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