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章 出生(第2/3 頁)
裡的很多孩子出生都會找他取名字,只是取著取著自己就糊塗了,取出了許多重名,只我的名字在我們村就有三四個人叫,其中兩個還是同名同性同齡。上學以後兩個人又是同班同學,老師常常不知道哪個考卷是誰的,而那兩個逗逼同學也鬧不清楚老師到底是叫誰,於是後來同學們集思廣議想了一個辦法,就是根據身高來叫名字,於是出了一個大鵬,一個小鵬。
繞的有點遠了,還是回到我出生時候的事吧。
我們這邊生了孩子有一個風俗就是要在孩子三天,或者六天,也有因為家裡忙或者一時銀錢挪不開,拖到九天的時候請親朋好友來家裡吃上一碗喜麵條,以表示慶賀。
我一直覺得這是人類做的最偉大的廣告,完全是為自己的孩子代言,誰家添了個娃就滿大街去吵吵,告訴親朋好友們知道,以後這個孩子長大出門,別人一看到就會說“這是誰誰家的孩子”,基本每個孩子最初被別人認識的時候都是從“某某家的孩子”開始。再則,吃這個麵條,請親戚朋友們來也都是要隨個份子的,可以暫時解了一點急需。
吃喜麵條這天,一大早我奶奶那邊就帶著人過來了,我畢竟是她的第一個孫子,雖說分了家之後她與我家幾乎沒有來往,但是在別人面前,終歸還是奶奶,所以來也是理所當然的。
我媽是看到她就有氣啊,原因無它,無非是因為分家時候生的氣。其實那時候奶奶家裡生活還算可以,***孃家原是那時候的大戶人家,很有點家底,所以也養出了奶奶傲嬌的脾氣。而我爺爺是當時的木匠,還是有穩定收入的。不知道為什麼我奶奶一直不喜歡我爸爸,後來聽我媽說是因為我爸太老實的原因,只知道做事,不知道表現,所以也得不到自己母親大人的歡心。
來了之後,自然就有了***樣子,指揮著她帶來的大娘大嬸們開始支鍋的支鍋,擀麵條擀麵條。
鍋是好支,怎麼著幾口鍋都是可以借來的,但是這麵條可不好擀,那個時候麵粉稀罕的跟現在的熊貓差不多,雖然我爸提前從我外婆家裡討了一些面來,但是要應付這樣的事情還是遠遠不夠。
我奶奶顯然非常生氣,一邊罵我爸爸不會辦事,連孩子吃麵條這樣的事都料理不好,一邊用腳把我爸已經準備清洗的挖來的野菜狠狠地踢了兩腳,轉頭帶著她領來的人就出了大隊院子。
她生氣可能還有另一個原因,那個時代,像我們這樣的家庭,其實很多人家既是添了孩子也會免了吃喜麵條的,因為真的就拿不出面來,我爸媽只所以一定要給我辦的相對隆重點無非是因為我是家裡的第一個男孩子,希望從此以後能沾上這樣的喜氣不同凡響。這樣一來,我奶奶既是做為親奶奶來了也要有所表示,不管多少總是要隨著點禮的,不然別人背後也是要說閒話。但是看到我家裡的這種情況,也是事事不順眼,隨禮更是覺得虧得慌,自然也是氣。
我媽已經氣的只顧流眼,我爸也是一頓氣,但是一邊是自己的親媽,一邊又確實無計可施,難免更惱,看什麼都不順心。
眼看接近中午了,吃麵條的人已經陸續來到院裡,而在我們家的帆布篷前不但沒有做好的麵條,連做飯的人都沒有。
後來還是我爸的爺爺奶奶一起來了,這兩個老人家倒是很疼我爸這個孫子,原因竟然也是因為他老實。
兩個老人來的時候手裡就提留著兩包面,估計也是東拼西湊來的,一包是白麵,一包是豆子面。然後招呼著早來的人重新把鍋架好,開始把兩包面摻到一起和了擀麵條。
人多面少,多虧了我爸提前準備的野菜,所以在煮麵條的鍋裡又放上了很多的野青菜。
麵條入鍋以後,我奶奶又折回來了,一臉的笑容,跟那些等著吃麵條的人打著招呼,這些人裡有很多都是她的平輩,嘴裡笑罵著:“老B,這就添了大孫子了,看把你美的。”說著就有人用鍋灰往她臉上抹,然後大家一陣笑鬧,表面看去也算是和諧。
麵條一出鍋,每個人就停止了玩鬧,埋頭吃了起來。那時候糧食真的是欠缺的厲害,幾乎每個人都不同程度的挨著餓,所以遇到能吃的東西誰還有心情嚷嚷,趕快吃了再說。
我奶奶也拿了一隻大碗,用筷子在鍋裡一個轉圈,就繞了一筷子的麵條,她撈進碗裡“吸吸溜溜”地吃個淨光,吃完抹了把嘴,這才站起身去帆布篷裡看看出生幾天的我。
說是看,也不過是瞅上一眼,然後什麼也沒說扔了一塊錢在我身上就轉身出去了。
(關於對我***描述,也許有的書友會覺得太過尖刻,我只想說你們看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