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一章 審問(第1/2 頁)
“威……武……”刑部大堂之上的兩班衙役敲著刑杖,明鏡高懸的匾額下面,正堂位坐著三司的刑部尚書李梓安、大理寺卿黃宗戒和左都御史胡良璞三位主審大臣,魏應祥和王景生位在大堂左右,這兩人本該是主審,但是均表示不通刑律,只做監督,便將審問之事交給了三司。
而魏明煦這位被告的座位竟然還在王景生之上,與安親王對面而坐。
李梓安先看向王景生和魏應祥,二人都示意讓他們看著審吧,李梓安又看向魏明煦,魏明煦也對他點了下頭。
李梓安這才拍了驚堂木,讓帶第一案的原告和被告。
這審案與朝議一樣,
若是沒有個定數,議論申辯起來,往往反反覆覆,十分的費時。
這案子升堂的時辰早,魏明煦才走了不多時,淑慧公主便過來了,魏明煦怕林芷萱一個人在府裡胡思亂想的,昨兒就囑咐了淑慧過來陪著林芷萱說說話,分分她的心,無論如何也勸著林芷萱吃點東西。
淑慧因在林芷萱身邊,與林芷萱一同讚了一回歆姐兒,歆姐兒也很乖巧,淑慧又問起黃楨的差事來。
林芷萱將魏明煦的話與她說了,淑慧有幾分詫異,她只當魏明煦已經一手遮天,不過是對她的事不太上心,倒是不曾想還有工部那般拖延的事來,急忙對林芷萱道:“不拘著哪裡,只是瞧著駙馬成日裡在家裡無所事事的遛鳥鬥雞,我瞧著心煩,想給他找個營生乾乾,多少也能幫十四叔分分憂,府裡也有個銀錢的進項不至於坐吃山空,倒是不曾想竟然給十四叔添了麻煩。”
林芷萱見淑慧這樣一說,林芷萱才明瞭了她的心意,只要不是為了干涉朝政,那幾兩銀子都是小事,林芷萱細細思忖起如今尚有出缺的幾個肥缺,才含笑道:“你能這樣想是最好,我與你十四叔商議著,畢竟你孩子還小,就是讓他出去也不要太累的差事,在顧不上你們母子。戶部也有一個郎官的出缺,雖比不上工部,可在六部裡頭已經是肥缺了。
可我還是覺著與其進六部,還不如進內務府,畢竟是駙馬,也算是皇室宗親,六部與朝政掛著勾,他要進去難免扎眼些。而內務府掌管宮廷事務,與外職無關,難處要少很多。只是內務府的出缺王爺還不曾跟我提,等王爺回來,我在與他商議商議,看看哪裡合適。”
淑慧公主聽了這話大喜,若是能進內務府那自然是最好的,廣儲司、慶豐司、會稽司、營造司等等,七司三院隨便進哪兒去都少不了銀子。
便又細細碎碎地與林芷萱說了好半晌。倒著實累得林芷萱暫且忘了前頭庭審之事。
一直到午時,林芷萱在錫晉齋裡才聽著杜勤飛馬傳信回來:“……先審了烏蘭的案子,因林老爺不在可小廝回稟了的確是林府的人,但是並未送什麼公主,而是送公主的骨灰並兩個丫鬟會蒙古。
夏蘭並當初照看烏蘭公主的老嬤嬤,並劉義等都作證說烏蘭公主著實已經生了天花死了,還是與周夫人一同火葬的。
後來傳了烏蘭和阿如出來,讓王府的下人指證,咱們府的人都得了娘娘昨日的吩咐,只說是烏蘭側妃的兩個丫鬟,一個叫阿如,一個叫阿雅。
大理寺說他們作偽證,以動刑威逼,府裡丫鬟小廝上上下下無所畏懼,尤其是夏蘭姑娘,更是與大理寺卿據理力爭了一番。”
杜勤說到這裡也是頓了一下,從前只知道林芷萱身邊的秋菊是個幹練的角色,卻不知道夏蘭遇到事竟然比秋菊還要沉穩,起初雖有些緊張,後來就越來越好了。
林芷萱見杜勤忽然不說話了,也不知道他在想什麼,只問了他一句:“然後呢?”
杜勤回過神來,繼續回著:“說起要動刑,王爺臉色就不好看起來,李尚書也不同意動刑,刑具只擺了擺,咱們府的人沒有一個改口的,就算了。
大理寺的人才說還有人證,又傳了些外頭的人並幾個府裡的夫人過來。可畢竟烏蘭側妃從前性子略為孤傲,見得外客不多。
王爺道靖王府的側妃沒有道理自己王府裡的不認識,外人認識的道理,又爭執了好半天。
大理寺竟然傳了蔡側妃上堂,蔡側妃看了烏蘭,也開口道不是烏蘭側妃,烏蘭側妃已經因天花暴斃,這個人是烏蘭側妃的丫鬟阿雅。
大理寺又說烏蘭側妃臉上有痘印,明明是生過天花又救了過來,可是此事沒什麼說服力,一句丫鬟阿雅也生了天花,可她救了過來,烏蘭側妃不幸罹難。
大理寺彷彿也不曾想蔡側妃竟然會如此說,也有些啞口無言。又爭了小半個時辰,才算是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