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六章 如意(第1/2 頁)
昨天跟他們又聊起盜版,簡直噁心得要死,其實對於中國盜版氾濫的原因,究其根源很大一部分還是因為窮,不是現在的窮,而是以前的窮,在於教育和知識的廉價。
美國書店裡隨便一本書都要好十幾美元,兌換好幾十人民幣。
國外大學生一年的教材費用都要上萬元,而在中國看書像玩一樣。
在智慧財產權相對有保證的國家,因為知識的寶貴,寫書是能養家餬口的,所以才會有人花時間去鑽研。因為知道書本的寶貴,學生才會去珍惜書本上的知識,去努力的學習,進而鑽研深造。
在國外讀書是一項高檔消費,
並不是所有的人都能讀得起大學,所以大學學歷的含金量非常的高。
但是在中國也有中國的無奈,中國泱泱大國,十幾億人,要是讓知識達到它應有的高度,那麼大多數人都根本讀不起書,不讀書,不知禮,不懂法,會滋生多少暴亂。但這種不顧惜作者權宜的做法,使得大眾以為看免費的書成了理所應當,作者就應該出力不討好,還要捱罵。
所以作者成了國內最可悲的若是群體,而且這個問題也還沒有引起政府的相關關注,因為文化這種軟實力在國家看來遠遠沒有軍事、經濟來得重要。倉廩實而知禮儀,彷彿至今大家都還過著不能溫飽的日子,連用合理合法的方式消費文化都做不到。
一毛錢一章文,相對於國外而言,已經廉價得讓人髮指,我並不認為絕大多數有時間看網文的人一天看兩毛錢的書都看不起。我並不認為這是中國當前的現狀。
然而沒有,盜版依舊猖獗,即便是大家的生活質量提高了,經濟條件好了,大家依舊不願意尊重作者的勞動果實而正版讀書,因為經久而來養成的習慣,知識是廉價的,是為我服務的,看書本來就是該不花錢的。其性質可怕到違法而理直氣壯,成了習慣,然後根本意識不到自己在犯罪。
時至今日,泱泱大國,還有哪一行哪一業的工資按“分”計算,兩個小時寫一張小說,一個人訂閱,作者才能拿三到五分錢!
我至今無法理解是什麼支援著中國作者在被人踐踏成這樣的情況下還能依然堅持寫作。
這是我多年一來的一些看法,或許言辭激憤,但是或有可取之處,與諸君共論此事。
如果有正版閱讀的朋友誤入了此章,重新整理而不能的話,請到起點女生網首發站閱讀本章,對您造成的不便,我深表遺憾,以上。
以下,科普一下一篇網上搜來的文。
中國盜版氾濫的原因
首先,
就是最重要的因素――價格。盜版由於是未經版權所有人同意或授權就對其擁有著作權的作品、出版物等進行復制、再出售。其中的版權費等費用都省去了,所以盜版在製作成本上低於正版很多。原本三五十的書,盜版就賣十元甚至幾元,原本幾十元的cd,盜版就賣幾元錢。價格上差距就自然而然的拉開了,而消費者在商品購買上,更多的消費者喜歡便宜的東西,“物美價廉,經濟實惠”自然能夠吸引人們購買所以,這就使盜版在價格上有了很大的優勢。
第二,消費者沒有版權意識。很多消費者購買的目的就是滿足自己的個人需求就可以,不會關注所購買的是否正版。隨著科技發展,盜版技術越來越高,已經與正版沒有什麼差別,但又由於一些消費者的慣性及養成,不會在乎正版盜版,認為反正買盜版已養成習慣,只要可以滿足自己對其的需求就夠了。很多人法律意識淡薄,不知道要複製、翻譯、改編等均需要得到版權所有人的許可,否則就是對他人權利的侵權行為。但很多消費者不知道自己購買盜版就是侵權的行為,是縱容他人侵權的行為,是助長盜版猖獗氾濫的行為。所以消費者版權意識的缺乏,也是盜版氾濫猖獗的主要原因之一。
第三,跟風,跟風現在好像被很多人看成是潮流,看到好多人這樣做,自己就去學別人自己缺少主見,不經過仔細思考,盲目跟隨,模仿別人。盜版製品猶如洪水猛獸四處氾濫,很多消費者由於各種原因選擇了購買盜版,然而這些跟風的消費者由於自己本來沒有自己的主見,看到大家都在買盜版,就跟風追隨,自己也去買盜版。於是,跟風現象大量出現,就成了盜版氾濫的一個原因。
第四,盜版的發行時間快。一般來說,社會上有什麼新的影視劇、電影、娛樂節目的時候,當媒體還在進行各種各樣炒作,宣傳時,盜版就已捷足先登全面上市了。而正版製品姍姍來遲,讓急於得到的消費者失去等待的耐性。盜版在這一點上